略谈蒙古汗国、大元、北元朝暨国朝都城 达·布和巴特尔 历史学家偏激的认为蒙古族只有游牧生活而没有城市文明。实际上蒙古族从一开始就登上了迁移游牧文化的巅峰,并在战争的过程中造就了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此时就已经接受并适应了外来文化,形成了《城墙,四方城》。在诸多城池中可提到哈剌和林、巴尔斯城、毕西巴力格、伊力巴力格、萨日浩特···今天我将论述蒙古帝国之都哈剌和林、大元之都大都、上都城和中都城及北元朝的巴尔斯城、奥其尔图查干城等六国。 蒙古帝国之都哈剌和林 据《蒙古秘史》等史书记载是蒙古帝国的首都哈剌和林。于公元1220年,在窩阔台汗的指示下建在现在蒙古国的乌日汗河流域。史书记载早在成吉思汗的时期就提议建哈剌和林,实际上哈剌和林是在十八世纪,维吾尔时期建设的哈剌和林的基础上扩建的。据元朝史书记载哈剌和林是在1235年建成的,宫殿的建设可谓威武雄壮。例如,窩阔怠汗的《万寿殿》,皇后嫔妃住的《巴德玛莲花宫》,外国使馆、清真寺、佛教庙宇等都堪称世界级城池。 大元首都大都 大都1267年开始建设,于1274年建成,就是现在的北京城的基础,在金朝中都的基础上于1274年建成,中宫于1276年建成。史书记载说,1286年将全城建完。大都总面积50平方公里,由内城、外城和宫殿等三部分组成,外城的东墙长7590米,西墙长7600米,南墙长6680米,北墙长6730米院墙周长28600米,奇怪的是大都城南、东、西墙分别有三个门,北墙只有两个门,传说建大都时刘义忠看风水时用哪吒的三头六臂两条腿镇宅,所以建了十一个门,也有人说蒙古国中原地区于111年建立所以建了十一个门。 大元上都给帮镇 1260年忽必烈称帝后把政治中心迁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小上都希拉塔拉的上都建成,上都是夏宫。忽必烈1256年开始想在长城外,上都的希拉塔拉建造一座水草丰美的夏宫,1263年将原来的开平命名为首都城,上都城总面积4.94平方公里,由外城、皇城、宫殿等三部分组成,可汗城位于外城的东南角,四方形,在四个角上有雄伟的角楼,宫殿位于可汗城的北面,东西长570米,南北长620米,四个角上还有角楼。外城的北面有皇宫的林地,每年二、三月大汗从大都前来避暑。 大元首都中都 元中都位于河北省张北县馒头营乡,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与当时的元大都(即今北京)、元上都(今内蒙古正兰旗东)齐名。它的建造者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孙子元武宗海山。 元中都位于河北张北县,处在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道上,元代曾与元大都(北京)并称,始建于元大德11年(1307年),至正18年(1358年),宫室被红巾军烧毁,只留下城墙遗迹。 元中都由内、中、外依次相套的三重城组成,即外城、皇城、宫城。内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2360米。中城套在内城之外,面积约80万平方米。忽必烈汗的孙子元武宗海山继位后下令《在腹地建一座行宫》。 北元朝临时政治中心巴日斯城 内蒙古赤峰市克旗达里湖西岸巴日斯城---与应昌楚勒格是同年代的大元的政治中心。是从大都、上都、应昌楚勒格到哈拉和林的重要驿站、线路,大元1271年建成应昌宫,不久建成应昌楚勒格。1368年陶高特木尔从大都逃跑后躲藏在巴日斯城。1370年陶高特木尔患痢疾病在巴日斯城去世。其子阿尤喜达日雅在巴日斯城继位后被明军占领,应昌楚勒格被烧毁。巴日斯城总面积20平方公里,主要宫廷庙宇的基础和汉白玉柱等至今尚存。 北元朝首都奥其尔图查干城 奥其尔图查干城位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克尔沁旗汗苏木阿巴嘎哈日山,奥其尔图查干城是北元朝的末代皇帝林丁汗的首都。据史书记载1617年林丁汗仅用一年时间建成奥其尔图查干城。奥其尔图查干城也是以外城、宫城组成,保存了蒙古城池特点。 关键词: 林丹汗、察干浩特、二重门、二重城、二重墙、瓮城、靠山、视线、前景、牤牛山、祭星坛、马城、东北虎、护城河。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