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中国首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二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七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八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九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一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第十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百家论坛 >> 中国第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 论 文 >> 蒙古国境内中古时期城镇建设
 
  

项目编号:
4615551114
项目名称:
蒙古国境内中古时期城镇建设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蒙古国境内中古时期城镇建设

恩克图日

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的题目是蒙古国境内中古时期城镇建设的方面,很久以前很多人认为游牧生活是逐水草而居,但是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他们也建造了非常辉煌的城市。我这个讲演分四部分,第一是在匈奴时期的城市,第二个是维吾尔时期的,第三是契丹时期,第四是蒙古国时期的城市。如图所示咱们可以看到在蒙古国境内发现100多处有关匈奴的坟墓和城市的遗址。匈奴因为处在东西方交流的文明的切合点,所以他们建造的城市很有自己的特色,刚才看到那个图就是匈奴的一个古老的城市遗址。如图所示,咱们透过辽阔的匈奴国的版图,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曾经也建造了非常辉煌的城市文化,同时通过这种文化同东西方进行交流。刚才看到的是骨头上画的老虎的一个画像。

这是在特了及发现的匈奴的画。这是特了及发现的汉式的一个瓦片图片,这是我们所绘制的一个平面图。这个是诺言斡罗发现的一个匈奴遗址,这些图案文物都是从那里出土的。这个上面有两个佛的这个图象。这个是有汉代,有中文的汉代史的瓷器。

第二咱们讲讲维吾尔时期的内容。我们在额尔古纳河拖拉河流域发现了大量有关维吾尔城市的这个考古发现。他们的传统延续了匈奴时代的一些传统,在国家昌盛的时候他们也建造了许多知名的城市,其中有记录匈奴的风格,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我们看到的这两个点就是维吾尔时期的两个城池。这是叫白彦白蜡特的外景图和刚才的内景图,这个就是两个城墙的遗址。尤其是他们的断层,城墙是用夯土打造,打出来以后又中间加了木头或者是木质的东西来进行加固。这个就是他们恢复的当时的碉堡的整体形象。就是这种的造型。这个叫查汗苏尼巴拉嘎苏地方的航拍图、平面图,这一段时期的城市主要特点就是有两层城墙,门是朝着太阳的方向,偏东南方向。门还有这个城墙遗址,两个城墙左边是外墙,里面的是内墙。里面的这个结构还有,你看这个夯实的这个图片。维吾尔时期跟匈奴时期一样,城墙的四角上设了瞭望塔。从地图上看它们三个的位置是这样的。这就是瞭望塔,右面的是白天有人放哨,左侧的是晚上的点烟火的。在托兰河流域我们通过以哈拉巴拉嘎苏中心发现了五到六处的小城的遗址。图中看到的就是维吾尔时期的昨天宝力德先生讲过的哈拉巴拉嘎苏或哈拉巴拉嘎平片图和城池的遗址。现在看到的是维吾尔人对攻占以后一直被蒙古人和其他朝代占领的遗址。考古发现他们有修建,还有重新建造的痕迹。其中一个最典型的重建的一个遗址的实物就是现在看到的这个石墙,那么这个八角的石器的瞭望塔就是契丹的一种非常明显的特点。到了契丹时代刚才看到契丹的情景,就是在契丹境内我们发现了有关契丹时期的城池和遗址。契丹时候在客轮图拉、额尔古纳河、托拉河三大河堤流域也建造了非常多的城市。这是托拉河流域的。这是平面图,这是蒙古时期重新修建的城墙的遗址。这儿还有瞭望塔。现在看到的就是"清陶鲁盖巴拉嘎苏"的一个城池的一个遗址,左面是平面图。这个叫"清陶鲁盖巴拉嘎苏",这是非常大的人造的一个山式的一个建筑。城墙的特点是一种城堡式的,所以他有双层的城墙,这是看到的城墙的遗址。围绕这个城市我们也发现了很多民居还有一些工匠还有外来人员居住的遗迹。

这个就是让战俘或者是让服刑的人员盖的一个城市,叫额木根图。这个城墙是完全用石头砌起来的,他的特点就是女真时期的。这个城墙在后来的朝代也在被利用,这个城市是在唐朝的时候北方的几个游牧部落归附他们了,所以为了建立他们的丰功伟绩给他们盖的这个城市。这是在额轮河流域发现的城市,最大的城墙就是外围最长的就是叫克鲁轮巴日斯,这是克鲁轮巴日斯的那个塔。这是航拍图,这是城墙,显然能够看到双层的这种建筑模式,这是西墙,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城墙里面也有很多比较细致的规范的这种布置图。

这个位于蒙古乌戈鲁戈沁墙的一个地方,这个是易守难攻的一个用石头建起来的一个非常要寨的一个城池,契丹时期因为跟这个地方有冲突,所以他们在边境线上建造了很多类似的这样的城市。我们看的就是每一个城市的建筑模式,有相同的,也有自己的风格。我们看到这个维吾尔时期只有一个门,但是契丹时期的时候城池有好几个门。

九到十世纪,契丹人的这种模式建城的这种模式受到唐朝的影响,后来又变成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种模式。刚才咱们看到的这种用石头堆起来的小山似的东西,是城池与城池之间联系的瞭望塔,平时它是用来瞭望,在战争时充当传递信息或者是传递情报的一个功能,从这个图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城市之间的布局是非常合理,而且距离在近的和远的时候他们都有自己的某种特定的方式。这些东西在后来被蒙古人所利用,他们互相之间的联系或者是某种瞭望塔式的功能,后来对蒙古人的驿站式的功能也提供了一种借鉴和帮助。蒙古帝国时期的,这就是哈拉和林的航拍图。哈拉和林在蒙古帝国成立以前是"诺尔"(音译)一个城市的重要遗址,在他的遗址上进行了修建改造。

在两千年的考古发现进行了大量的挖掘开采和发现,发现了很多像刚才看到的城市墙的结构。从图上咱们可以看到这个城市是经过好几个朝代的增加或者是修建的痕迹,因为咱们看到的夯实的是带眼的维吾尔时期的城市建造法,下面的石头是契丹人,上面是蒙古帝国时期修建的城墙。通过这个航拍图咱们看到哈拉河作为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他的城墙面积非常大,而且在下面可以看到一个小方块就是当时的农田或者是其他的耕作的痕迹,他的城墙据现在的考古发现比以前的发现要多的多,长达15公里的这么一个范围。我们可以看到哈拉河的整体横线圈的是一个城市的范围。可以看到蒙古时期的这个城市的建筑特点就是在中间有一个城墙,外面起了城市,门是朝东南开的。所以他没有防范的这种城池或者是护城墙这种建筑,因为当时蒙古帝国是比较强大的,所以他们相信没有任何敌人会攻打我们的这个大都市。非常感谢各位,谢谢!


  • 上一个项目: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草原文明 

  • 下一个项目: 依托草原文化建设魅力旅游城镇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9324 录入时间:2011/4/6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