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中国首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二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七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八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九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一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第十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百家论坛 >> 中国第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 论 文 >> 对草原都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回顾和思考
 
  

项目编号:
4615551118
项目名称:
对草原都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回顾和思考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对草原都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回顾和思考

--兼议草原文明在城市建设中的影响和作用

沈昌伟

论文提要:历史上的草原都市是草原文化的历史经典和伟大传承,赤峰红山文化时期夏朝郭部遗迹,汉匈时期,匈奴的壮观王庭,呼和浩特秦汉时期的云中古城和北魏之都盛乐古城,直到蒙元时期草原都市的顶峰--元上都都是这方面有力的实证。

现代草原都市彰显草原文化的生命活力和强大实力。内蒙的首府呼和浩特成为中国的"乳都",彰显草原文化仁爱之情,首府弘扬昭君文化,连续举办十届昭君文化节,成为中国十大优秀节庆和旅游城市。草原钢城包头市作为内蒙最大经济强市拥有"中国稀土之都"美誉,小肥羊火锅作为草原蒙餐餐饮文化,从包头走向全国,成为中国餐饮业第一品牌。草原都城的后起之秀鄂尔多斯市以草原文明精神内涵指导和物化城市建设,创造了正确处理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和民生生态之间关系的"鄂尔多斯模式",赶超呼、包两市和中国沿海先进城市,向世界绿色能源之都迈进,成为受胡锦涛主席表扬的全国发展又好又快的18个典型城市之一。在阿拉善沙漠中新兴的东风航天城已是中国的航天之都,正在朝国际航天都城方向努力,它是草原文化开放、生态、信义的奇迹。而草原城市中还有赤峰、满洲里、二连、乌海等一系列第二梯队方阵,向草原都城目标迈进,他们古老而又年轻,发展潜力强劲,在西部地区的位置逐年迅速前移。

未来草原都市是草原文明第二次走向世界的重要舞台和窗口。草原都市在蒙元时期曾第一次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之一和重要汇集交流的平台。而今草原都市向世界高度前进,顺应城市融入世界地球家园的必然趋势,借助上海2010年世博会举行的平台,本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开展活动和宣传展出,是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及其人民群众融入世界的重大久远机遇和舞台,是草原都市第二次走向世界的难得的商机,继伊利以自己优秀的企业和产品进军世博会之后,草原文化百家论坛以草原文化为魂,提前登上2010年上海世博会内蒙古自治区公众论坛,是内蒙古饭店和仕奇集团先声夺人参与世博会的杰作,也是从品牌和理论高度介入世博会,登上国际论坛的大手笔妙作。可以预见,内蒙古草原品牌集团军将会陆续跟进,以草原都市为基地和强大后盾,在2010年世博上导演出非同凡响,不愧为成吉思汗子孙和圣地的精彩华章佳剧,享誉世界舞台,为中华民族争光。他们将会以"美丽草原都市,我们美好家园"为主题,向世界展现生态化、民族化、开放化、集约化、现代化的草原都市最重要特征和精神风貌,介绍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他们将向世界证明,拥有丰富物质矿产资源的内蒙古草原城市不仅拥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资源,而且拥有古老深厚和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精神资源--草原文化,拥有世界伟大成吉思汗那样的光荣进步历史传统,因此,他们将不辜负邓小平同志的走进发展前列的重托,快马加鞭,建设起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内蒙古现代草原文明城市圈,成为生态文明、人民富足、文化先进、经济发达、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中国第一少数民族模范自治区。

回顾草原都市的历史建设经验,我们可以看到,生态文明化、资源效能化、经济集约化、机制市场化、城市现代化、民生富裕化、文经特色化、领导科学化、发展快速化、城乡一体化是草原都市建设较成功的做法。历史上一个城市的兴亡,往往与生态环境、经济商贸、政治战乱密切相关,而一个城市的建设特色和发展快慢,却和城市的主流文化紧密相联,它是指导城市大多数人的工作、生活的思想灵魂。因此在和平发展时期,我们建设草原都市,以"崇尚自然"的生态理念下大功夫建设生态文明环境,这在生态环境已很脆弱的内蒙古地区来说是生命般的重要。以"践行开放"的放眼世界理念来发展经济和商贸,以"温暖会世界"的胸怀来推进国内外的合作和虚心向先进地区学习,这对地处三北的民族边疆地区也同样如同呼吸和血脉畅通般的重要。以"恪守信义"的仁义守信理念来维护民族团结和职业道德,来培育企业文化和民族精神风貌,来处理区内外、国内外和友人交往等各种社会关系,这对于继承蒙古民族友善好客、重情重义的光荣传统、维护边疆地区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培育良好市场秩序和招商引资环境、提高全民社会素质和精神文明程度,无疑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把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涵物化为生态立市、经济强市、文化塑市的具体内容,创造草原文明一流的先进草原都市。

一个文化的传承最主要是通过人来传承的,宏观上是通过民族来传承的,而发明文字后,书面的语言也成了重要的传承渠道和媒介,但是在物的方面呢?从微观上说,文化也可以从生活用具、神器、礼器等来传承,而从宏观上来说除了陵寝外,城市可能是最重要的了,而城市中又以都市为重。因此,在相当时期,我们研究一种文化不能忽略城市的研究,尤其是都市作为城市中的经典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高级阶段的产物,更应予以重视。当然,这种研究应该和微观的物相结合,应该和人、民族及其文字相结合。这对于草原文化,自然也不例外。

一、历史草原都市是草原文化的经典所在和传承重地

草原民族的都市可以追溯得很远。人类的国家概念形成时,一般就有了国都和政治中心的概念。人们对红山文化考古时,已发现了夏朝城郭的原始痕迹。草原民族与游牧经济联系很紧密,流动性很大,但还是有相对固定的政治中心。汉匈时期,匈奴的王庭已很壮观,这在汉史文字记载中和蒙古国的考古中得到印证。后来北匈奴政治中心都城的盛况曾被西方历史学家记载和描述。在内蒙古较早的城市是战国时期的云中古城,直到现在呼市仍有遗址可考。较早的都市是公元398年北魏在呼市和林县所建的盛乐古城,由于北魏在呼市建都,因此,从北魏延续到北周乃至隋唐,居然有14个皇帝都籍隶呼市,其中甚至有历史上著名的隋炀帝扬广,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这14位皇帝在200多年间数次统一北方,二次统一中国,创造"贞观之治",无论是政治影响还是文化传承,对整个中国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而在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出现了汉武帝的顾命大臣、匈奴休奢王太子金日蝉的牧马图,这说明和林地区远在汉代已是草原文化和城市交融之地了。

草原民族把草原都市发展到顶峰当属元上都。元朝统一中国后,为了统治的方便,创造性地在燕京(今北京)建立大都,与上都一起构成元朝两大首都,每年夏季,元朝皇帝都要率领臣僚们来上都处理国事、避暑和接受外国使臣的朝见。这座史称"煌煌千舍区"的元上都是元朝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中心,也是当时世界的中心和心脏,草原丝绸之路就从上都出发,被当时游历世界的马可·波罗称为"世界诸城无能与比",他在游记中说:"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舍内皆涂金,绘种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足之见以娱人心目",并通过《马可·波罗游记》名扬四海,传遍世界。现在的遗址,至今还保存着元天文台遗址和著名科学家、水利学家郭守敬设计修建的我国北方草原上保留最完整的草原防洪堤,草原文化的生态理念和开放进取精神在这儿又一次得到了实地印证。以元上都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道,打破了欧亚大陆的封建落后诸侯城邦的壁垒,使欧亚两大洲实现了相互了解和交流。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在元朝时传到欧亚的。元以后,明清两朝都在正都以外另设下都或陪都,这一定程度上时对元设两都的沿袭。参考元上都而建的元另一都城北京的建立也为明清在北京建都打下了直接的物质基础。草原民族曾经在战争中摧毁过一些异族的城市,但同时也创造了草原民族王都的辉煌。

二、现代草原都市彰显草原文化生命活力并创新发展

在20世纪,随着新中国的建设发展,草原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改革开放的30年里,随着"城市化"浪潮的越涌越高,内蒙古的草原城市开始了21世纪"都城"的追逐。呼市作为内蒙的首府,政治中心自然非它莫属,然而经济上怎么定位,一直是个难题,直到两大乳业巨头在呼市的崛起,一个非常贴切草原都市的"中国乳都"光荣称号才落到了呼市的头上,而生性开放进取的草原呼市人民已不满足于"中国乳都"称号,在新世纪开始提出要做"世界乳都"了。至于"草原文化之都",则也是呼之欲出了。草原文化之仁爱之情在"乳都文化"和"乳文化"的解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呼市高举的"昭君文化"旗帜,作为草原文化的瑰宝和呼市的草原文化特色,随着十届昭君文化节的举办,不仅走向全国,而且正与世界同行。包头市是随着草原钢城而兴旺起来的,实际上它还是草原的铝城、草原的载重汽车城,作为内蒙最大的经济强市之一已拥有"中国稀土之都"的美誉,尽管稀土的高科技开发和市场经营的成效不是太理想,但成为"世界稀土之都"都是包头人始终坚定不移的目标。而在草原文化的体现上最令人敬佩的是小肥羊火锅--中国快餐业和餐饮业首家名牌响彻全国,走向世界,草原餐饮文化能在创新中一下子居全国之冠,这使不少人感到意外。二是草原城市建设人居胜境,实现了"城市草原,人在绿中",并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大气磅礴的包头草原人50年前作出的城市规划使包头市至今城市建设没有局促之感和过挤的遗憾,坚持GDP和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使包头民富共享的城市园林生活更和美,他们创造了处理老工业城工业化与民生及生态两难问题上的奇迹,做到了既要工业"金山",又要绿水青山。有着草原文化悠久历史的鄂尔多斯市作为呼包鄂金三角中草原城市的后起之秀,已成为全国发展又好又快的18个典型城市之一,一个生态环境恶劣,而矿产资源丰富的城市怎么在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中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走开发资源、污染环境的老路,做到既发展快又生态好,效益好,鄂尔多斯在这方面创造了受胡锦涛主席表扬的"鄂尔多斯模式"。那就是继承草原文化生态文明,开放进取的光荣传承,通过科学利用优越的资源条件,高起点引进和配置生产要素,全面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集约化的工业和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鄂尔多斯是成陵的所在地,作为中国能源之都和绒都,它"西(天然)气东输"、"西电东送"、"西煤东运"和鄂尔多斯羊绒衫行销全球,为北京、华北和奥运做出了贡献,实践了"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的诺言,创造了草原都市煤都之暖和发展之快的神话。成为中国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快速健康发展光辉榜样。它的目标是世界绿色能源之都。草原之中也有沙漠,但沙漠也能创造奇迹,在阿拉善的沙漠牧区之中的东风航天城正在朝国际航天都城的方向努力,他们现在就已是中国航天之都了。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是额济纳人民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让出了全旗最好的草场宝日乌拉,三易旗政府,在茫茫戈壁重新安家,在宇航城已有38颗卫星、4艘无人飞船和2艘载人飞船,从这里顺利飞向太空,创造中国航天史上13个第一,而中国宇航之父钱学森沙产业理论正在阿盟沙草产业基地实施和成功,它们都是草原文化生态、开放、信义在阿盟的奇迹。草原的都城除了这几个著名的之外,后备队中还有赤峰、满洲里等。这些城市无论是路名标牌、城雕标志、建筑设计、房屋装饰、园林布置、文化音乐等这些城市外表上,在建国初期是很自然地体现草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但这个良好的开端在文革等影响下,一度受到了破坏,时至今日大家又意识到了这一点,但究竟怎样既继承草原文化民族特色的城建风格,又创新而不雷同,跟上时代步伐,是个说易行难的事,要真正做到专家和民众都认可满意,经得起历史考验,还有待时日和设计天才的出现。令人忧虑的是草原城市中,不少反映文化特征的一些旧民居建筑和其他建筑正在商业性的房地产开发中被大量拆除和破坏,一些这方面的文化遗产遭受到不可恢复的损毁,有些甚至还公然打着城区改造的幌子,强行拆迁,激起民愤。这些无论是民众还是政府都应坚决加以制止。

三、未来的草原都市是草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舞台和窗口

草原都市向世界高度的前进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城市融入世界地球家园的必然趋势。一方面从生态来说,世界只有一个地球家园,生态全球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另一方面从人的社会活动(尤其是经济和文化交流)来说,全球化趋势日益加速,信息的快速传递不仅拉近人的思维,而且使全球经济密切相关。这方面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举行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使内蒙古自治区的应邀参加成为草原城市和草原都市融入世界的一个重大和久远的机遇和舞台。草原都市在现代文明道路上进行,是以草原文化为灵魂的。我们完全可以把世博会的主题演绎为"美丽草原都市--我们和美之家",草原文化的理念和世博会的主题有着完全一致的核心内容和理念。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的副主题是①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②城市经济的繁荣;③城市科技的创新;④城市社区的重塑。其核心理念是"和谐城市"。草原文化的内容是以"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为基本核心内容的。崇尚自然的生态理念正是生活更美好的根本的自然基础,在一个地球村上生活着的人们和气候以及自然的影响联系非常紧密,无论是气候变暖还是病理和生物等自然灾害都会互相影响,侵害全球人的利益,草原民族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成吉思汗才会用死刑等重刑来惩罚那些污染和破坏水源者,而现在草原城市都毫无例外地一个个竞相在保护生态环境上下大功夫,呼市为了兰天和新鲜空气,不惜对上百家冒黑烟的烟囱痛下"杀手"。鄂尔多斯也忍心关闭大量挣钱的小煤窑,投巨资恢复生态,建设康巴什新区,再造生态东胜市。"践行开放"的现代语就是大力对外开放发展。草原民族在成吉思汗时代就奉行各种宗教共存共荣的政策,迎来了草原都城召庙云集盛景,强调的是民族团结和繁荣,呼市连续举行十届昭君文化节,奉行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昭君为榜样,促进民族团结一家亲。在对外开放中城市的经济繁荣和科技创新是极其重要内容,成吉思汗时代重用各民族的人才治理国家(其中重用耶律楚才等成为佳话),而五、六十年代乌兰夫冒着亲近右派分子的右倾罪名危险,把当时一大批已打成右派和拟打成右派的高级知识分子要到内蒙进行重用、进行保护,使人们至今提起仍感动不已。从五、六十年代把中国大城市的一些制造业企业和人才内迁到现在鄂尔多斯大规模引进中国大型企业,呼市乳业坚持使用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和包装设备,创新先进的管理模式来创造高效率的生产,人们无不看到草原民族和地区在引进先进生产方式和科技时虚怀若谷,诚心以待的宏伟气魄和虚心态度,无不看到草原城市赶超先进、学习先进的坚强决心和良好氛围。由于草原民族"恪守信义"的理念是作为历史传统而一直遵循的,有时竟到了"宁教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的地步,因此牧区会出现大量"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景象和多为豪爽好客的性格,城市社区的互助和谐,民族团结,见义勇为等现象比比皆是,城市和乡村的互动更为积极和主动,较少有鄙视乡下人的某些大城市恶习(当然,这也和内蒙地区新世纪后城市化、现代化加速,大量农牧区和外地人进入城市有关),在南北商贸活动中,也是南方欺诈案居多。

在历史文化方面,呼市的昭君文化、包头的阴山文化、巴盟的河套文化、鄂尔多斯的鄂尔多斯文化、赤峰的红山文化,可以说草原文化和草原城市基本上是对应的,而且在远古文明方面也有这种现象,文化与城市互动在这儿得到有力印证。从生态环境来看,草原文化更看重城市的生态环境,草原城市在这方面做得更好,这方面包头是内蒙的榜样和典型。新世纪以来,内蒙进入了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GDP增速已连续七年保持全国第一,集约化的发展战略,使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虽然有些城市曾一度产生发展工业影响生态环境的弯路,但也很快纠正过来,人们在这"三化"中和改革开放中,确实享受到了城市现代化的好处,城市的确可以使生活更美好,草原城市由于起点低、变化快和大,因而人们更确信将来会更美好,会更快更大地发生变化。从城市的现代化未来来看草原城市一般是雄心壮志更大,想得更远,中国之都,世界之都,敢想敢做,敢做敢当,大手笔,大文章,鄂尔多斯和阿拉善表现得更有风采。而他们也确实有能力和毅力做到这一点,使内蒙古成为走进世界前列的天更兰、水更清、地更绿、人更美、经济更富足、文化更先进、社会更和谐、民族更团结的少数民族模范自治区,使内蒙古不仅拥有呼包鄂的金三角,而且拥有更广泛的内蒙古现代文明城市圈,应该说"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四、几点结论

1、历史上一个城市的兴亡,往往与生态环境、经济商贸、政治战乱密切相关,而一个城市的建设特色和发展快慢,却和城市的主流文化紧密相联,它是指导城市大多数人的工作、生活的思想灵魂。

2、草原都市的成长并不完全等同于一些发达地区的城市,在全国推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国际化"中必然有着自己一些独特的发展之路。而这种发展不仅可以做得很好,也完全可以速度很快,"鄂尔多斯模式"和"内蒙古发展模式"都证实了这一点。

3、草原都市成功经验是和草原文化的弘扬密切相关的,如生态文明的发展是草原文化"崇尚自然"理念的发展,民族和谐的团结是草原文化"民族多元交融"信念的体现,对外大开放式的前进,更是草原文化"践行开放"理念的延续,而快速前进,勇于大干的气概,则是草原文化崇尚英雄,开拓进取,追求第一精神的体现,对外交往中友善好客,重情重义的胸怀则是草原文化"践行信义"的表现,正因为如此,草原都市建设才会形成生态文明化,资源效能化、经济集约化、机制市场化、城市现代化、民生富裕化、文经融和化、领导科学化、发展快速化、城乡一体化的成功做法。只有这样才能把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涵物化为生态立市、经济强市、文化塑市的具体内容,创造草原文明一流的先进草原都市。

4、我们对草原大都市特征定义(或者是较理想标准)可以从以下十条来把握:①有较好的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治理;②有较多的全国知名草原商品品牌;③与草原农牧业(或工业)相关的产业和公司至少有2个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地位;④城市建筑比较有草原民族特色和风格,至少有1-2个在区内外有一定知名度;⑤草原文化的事业和活动在城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交流多;⑥草原民族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历史受到尊重和传扬;⑦草原民族人群享有尊重的地位,民族团结较好;⑧对外开放做得较好;⑨城市三产发展良好,有特色,较现代化;⑩在与草原有关的学术研究方面拥有较强的人才优势和学术成果。我们应该朝这方向努力。

5、顺应城市融入世界地球家园的必然趋势,借助上海2010年世博会举行的平台,本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开展活动和宣传展出,是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及其人民群众融入世界的重大久远机遇和舞台,是草原都市第二次走向世界的难得的商机,继伊利以自己优秀的企业和产品进军世博会之后,草原文化百家论坛以草原文化为魂,提前登上2010年上海世博会内蒙古自治区公众论坛,是内蒙古饭店和仕奇集团先声夺人参与世博会的杰作,也是从品牌和理论高度介入世博会,登上国际论坛的大手笔妙作。可以预见,内蒙古草原品牌集团军将会陆续跟进,以草原都市为基地和强大后盾,在2010年世博上导演出非同凡响,不愧为成吉思汗子孙和圣地的精彩华章佳剧,享誉世界舞台,为中华民族争光。他们将会以"美丽草原都市,我们美好家园"为主题,向世界展现生态化、民族化、开放化、集约化、现代化的草原都市最重要特征和精神风貌,介绍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他们将向世界证明,拥有丰富物质矿产资源的内蒙古草原城市不仅拥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资源,而且拥有古老深厚和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精神资源--草原文化,拥有世界伟大成吉思汗那样的光荣进步历史传统,因此,他们将不辜负邓小平同志的走进发展前列的重托,快马加鞭,建设起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内蒙古现代草原文明城市圈,成为生态文明、人民富足、文化先进、经济发达、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中国第一少数民族模范自治区。

作者单位:呼市市委政研室

联系电话:13848178981

1


  • 上一个项目: 城市发展和草原文明  

  • 下一个项目: 构建草原文化特色的绿色都市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7869 录入时间:2011/4/6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