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草原文明 创建宜居环境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旗长 牧人 一 牢固树立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与光荣历史的思想,在科学发展中形成了弘扬草原文明,建设生态人居文化城市的理念,是建设县域文化城市的前提。 厚重的文化底蕴延伸了草原文明的丰富内涵。7-14万年前"河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蒙古三大诗史巨作中的《蒙古源流》和《蒙古黄金史纲》均诞生于此;掀起 "鄂尔多斯风暴"的"独贵龙运动"由此点燃,是"中国苏力德文化之乡"、"中国蒙古族敖包文化之乡"和"中国鄂尔多斯歌舞之乡";先后建立"三乡"研究、中国书协乌审旗创作培训等五个文化创作、研究和人才培训基地。 厚重的文化底蕴提升了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涌现出"全国十大孝老爱亲模范"乌兰其其格等先进人物,全旗50多个单位被评为国家和区市级文明单位。2008年被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列为首家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创建地区今年又被命名为自治区首批文明旗,实现了从建设草原到弘扬传承草原文明的升华,形成了"天堂草原"的城市建设各界与发展思路。 坚持以创建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为载体,推进草原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 2012年实现全面创建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将乌审旗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的"天堂草原明珠",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走进全国前列的目标,并通过我旗的成功试点,最终将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引领我国人居环境发展趋势的"城镇人居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在全国推广使用,为全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创建工作积累实践经验,推进草原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 我们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到2012年,全旗化工产品生产能力达1000万吨,煤炭开采能力达4000万吨,实现天然气产能200亿立方米,发电规模达到1000MW,产值达到350亿元,实现税收35亿元。发挥工业"造血"功能,促进生产要素、中介机构、专业人才向中心城镇和园区集中。依据基础优势、产业条件和承载能力,合理定位各城镇发展方向,科学摆布工业项目,统筹规划水、电、路、气、讯到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工业与城镇间的"半小时"经济圈,逐步形成完整闭合的经济优化区和城镇组团发展圈,实现工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联动互促。 我们在建设特色城镇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文内涵。 这个人文内涵就是,要进一步建设"文化塑魂"工程,从城镇整体和谐对建筑造型、建筑色彩、建筑符号进行仔细推敲,把文化贯穿于规划建设的始终,以文化丰富城镇内涵。要着重在形象塑造和文化元素的提升上下功夫,在历史底蕴挖掘和景观建设上做文章,在自然环境改造和人工环境设计上求突破,是城镇风貌、建设风格既满足现代化、功能化的需求,又体现文化底蕴。 特色城镇就是,调整城镇传统的框架结构,顺应自然的地势地貌,进一步优化"大环抱、小分散、组团式、多中心"的布局模式,坚持低层、低建筑密度、低容积率和高绿地率"三低一高"的建设理念,启动规划水系贯穿、人文彰显的别墅群,在个区域与建筑群落间布局各具地域特色的标志性原生态草甸群,打造独具乌审特色、体现草原风貌和民族文化的建筑风格。 弘扬草原文化、发展草原文明、创优人居环境,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以此次论坛为新的起点,以创建首家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为契机,以草原文化充实城市建设,以城市建设传承草原文明,把乌审旗建设成为经济长足发展、生态良性循环、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态型文化城市,为传承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建设人居环境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