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草原文明 创建宜居环境 率先建设全国一流的县域生态型文化城市 乌审旗 牧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会给我们提供这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并安排我旗做代表性发言。我的报告题目为:弘扬草原文明,创建宜居环境,率先建设全国一流的县域生态型文化城市。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一、牢固树立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与光荣历史的思想,在科学发展中形成了弘扬草原文明,建设生态人居文化城市的理念 乌审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总面积11645平方公里,下辖6个苏木镇59个嘎查村。人口1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0%。历史上这里就是水草丰美、绿草如茵的广袤草原,不论从7万年前的河套人遗址到现在的"绿色乌审",还是从灿烂的萨拉乌苏文化到今天的"生态文明",乌审人民便在此生息繁衍,与这片美丽富饶的草原相伴、相知、相生,并在认识草原、保护草原、建设草原的过程中,逐步催生了珍爱环境、 和谐发展的朴素的草原文明理念。 一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促进了草原文明意识的形成。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自然条件曾经极端恶劣。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各类风蚀沙化土地已占总面积的94.8%,强度沙化面积比例高达40%。面对"沙逼人退"的局面,从七十年代初的"牧区大寨乌审召"到今天的全国劳模殷玉珍,一代代乌审人义无反顾地踏上"绿色征程",在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建设绿色家园的实践中感悟绿色真谛,播撒"草原文明",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实现了生态状况由严重恶化向整体好转的历史性巨变。2006年全旗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国际、国内双认证,成为自治区首家、全国行政区域覆盖面积最大的一家通过该体系认证的旗县,编制了《乌审旗环境功能区划》,环境管理工作步入科学规范的发展轨道,在自治区乃至我国西部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2008年,全旗有林面积达到520万亩,草场面积达到909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上升到742万亩;森林覆盖率与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30.42%和77%。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我们实现了从认识草原到保护草原的转变,形成了全民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的良好氛围与发展环境。 二是源远流长的草原文明奠定了生态文明发展的坚实基础。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勤劳纯朴的乌审人民在这片热土上孕育了举世闻名的萨拉乌苏文化,形成了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草原文明,激励着一代代乌审人奋勇向前、创造辉煌。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我旗结合地区实际,适时确立了"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作为立旗之本、生存之基、发展之要、振兴之举,牢牢抓在手上,着力构筑工业支柱产业、农牧业基础产业、城镇新兴产业和文化旅游朝阳产业,实施"四轮驱动",在加快发展中更加注重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初步形成生态型产业体系。2008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6亿元,人均突破1万美元,财政收入实现1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7.67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6386元和7241元。经济总量进入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县前30位,在第九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列中国西部百强第33位,荣获"中国绿色名县"和"全国生态小康示范县"称号。实践证明,草原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脉相承,生态文明高度涵盖了草原文明。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了从保护草原到建设草原的变革,形成了"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的发展模式与特色之路。 三是厚重的文化底蕴延伸了草原文明的丰富内涵。乌审旗是一方古老神奇的文化圣地,7-14万年前"河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蒙古三大史诗巨作中的《蒙古源流》和《蒙古黄金史纲》均诞生于此;掀起"鄂尔多斯风暴"的"独贵龙运动"由此点燃,是"中国苏力德文化之乡"、"中国蒙古族敖包文化之乡"和"中国鄂尔多斯歌舞之乡";先后建立"三乡"研究、中国书协乌审旗创作培训等五个文化创作、研究和人才培训基地。厚重的文化底蕴提升了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涌现出"全国十大孝老爱亲模范"乌兰其其格等先进人物,全旗50多个单位被评为国家和区市级文明单位。 特别是我们坚持将特色文化融入到城镇建设的全过程,遵循"草原上的城市,城市中有草原"的建设理念,按照"全国一流的县域生态型文化城市"的建设目标,累计投入20多亿元,完成中心城镇和重点城镇的改旧拓新、园林绿化、道路建设、排水排污、集中供热以及净化、硬化、亮化等一批基础工程,建成了乌审之脊、苏力德碑、独贵龙广场、萨拉乌苏公园等一批体现草原与蒙元文化的标志性建筑。2008年,全旗城镇化率达到61%,中心城镇人均道路、住房和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6、26.6和35平方米;城镇总规覆盖率、城镇重点建设区域详规覆盖率均达到100%。2008年被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列为首家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创建地区(今年8月份在我旗召开了第五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国内外专家学者欢聚一堂,交流学术成果,畅谈人居环境建设),今年又被命名为自治区首批文明旗,实现了从建设草原到弘扬传承草原文明的升华,形成了"天堂草原"的城市建设格局与发展思路。 二、坚持以创建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为载体,推进草原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 草原文明作为工业化之前的既有文明,其核心就是可持续化的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创建人居环境示范城镇作为探索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模式的崭新课题,其核心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小城市,二者高度契合。为此,我们编制了由城乡统筹与社会发展、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9大要素系统,160项评估指标组成的《乌审旗生态人居文化城市建设规划》;提出了2012年实现全面创建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将乌审旗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的"天堂草原明珠",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走进全国前列的目标,并通过我旗的成功试点,最终将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引领我国人居环境发展趋势的"城镇人居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在全国推广使用,为全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创建工作积累实践经验,推进草原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 作为地处沙漠深处、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我旗要成为该领域的"排头兵"与"先行者",就必须坚持规划为先、产业为基、生态为重、文化为魂、宜居为本的原则,按照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结合创建"中国首家人居环境示范城镇",统筹中心城镇和重点村镇发展,率先打造全国一流的县域生态型文化城市。 一是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要按照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和全旗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依据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编制的整合方案,对矿产资源开发、化工产品生产与集装运输、固废处理等进行通盘考虑,推进工业集中、集约发展,建设沿边经济产业带,打造煤基新能源化工基地。到2012年,全旗化工产品生产能力达1000万吨,煤炭开采能力达4000万吨,实现天然气产能200亿立方米,发电规模达到1000MW,产值达到350亿元,实现税收35亿元。发挥工业"造血"功能,促进生产要素、中介机构、专业人才向中心城镇和园区集中。依据基础优势、产业条件和承载能力,合理定位各城镇发展方向,科学摆布工业项目,统筹规划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工业与城镇间的"半小时"经济圈,逐步形成完整闭合的经济优化区和城镇组团发展圈,实现工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联动互促。 二是体现人文内涵,建设特色城镇。要进一步建设"文化塑魂"工程,从城镇整体和谐对建筑造型、建筑色彩、建筑符号进行仔细推敲,把文化贯穿于规划建设的始终,以城镇承载文化,以文化丰富城镇内涵。要着重在形象塑造和文化元素的提升上下功夫,在历史底蕴挖掘和景观建筑上做文章,在自然环境改造和人工环境设计上求突破,使城镇风貌、建筑风格既满足现代化、功能化的需要,又体现文化底蕴。要调整城镇传统的框架结构,顺应自然地势地貌,进一步优化"大环抱、小分散、组团式、多中心"的布局模式,坚持低层、低建筑密度、低容积率和高绿地率"三低一高"的建设理念,启动规划水系贯穿、人文彰显的别墅群,在各区域与建筑群落间布局各具地域特色的标志性原生态草甸群,打造独具乌审特色、体现草原风貌和民族文化的建筑风格。促进城市旅游全面兴起,形成以嘎鲁图镇为轴心的旅游连锁区,带动城镇物流配送、金融保险、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切实提升三产在GDP中的比重和整体层次。 三是加大环保力度,发展生态文明。建国六十年来,乌审旗的奋斗史其实就是一部防沙治沙、与天抗争的历史;造林绿化是立旗之本、生存之本、发展之本、振兴之本,这是乌审旗在长期改革发展实践中得出的最基本结论,也是乌审旗各级党政始终不渝的坚定信念。要秉承"生态为业"的思想,坚持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为统领,围绕煤、气两条化工产业路径,解决好资源开发、转化与环境保护问题,着力发展煤、气化工补链产品和风积沙利用等高新产品,推进横向产业的复合和纵向产业的闭合,实现工业产业间生态平衡,建立循环工业体系。加大无公害产品的认证与生产规模,培育大型现代化农庄和牧场,发展城郊设施农业,建设无定河流域肉牛产业基地,实现农牧业基地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建设全国绿色无公害畜产品加工基地。持续推进生物质发电、LNG项目和天然气、沼气入户工程,发展清洁燃料汽车,推广新型民用燃料。强化以草原保护为主的生态建设,坚定不移地执行禁牧、休牧、轮牧和禁垦政策,不断创新"家庭牧场"、"划区轮牧"、"生态移民"、"企业治沙"等生态建设模式,重点搞好园区、景区、城镇郊区和交通干线的造林绿化,形成镇区与旅游区、重点通道、居民区之间闭合的绿色长廊。到2012年,建成5000平方公里的生态自然恢复区,植被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万元单位GDP能耗控制在1.5吨标准煤以内。 四是加强基础建设,优化城乡发展环境。科学编制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调整优化农村牧区生产力布局,打破城乡劳动力在政策上、制度上的界限,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突出抓好人口转移、培训就业两项工作,每年以2000人次的速度转移农牧区劳动力,以15万㎡的递增率建设生态移民小区等保障性住房;高度重视水土资源的开发保护与综合利用,加快实施毛乌素沙地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及配套管网工程,提高工业污水净化和循环利用水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强化"绿色通道"建设,加快现有公路提档升级步伐,启动铁路"通镇连城"项目,规划民航起降点,畅通便捷高效的"半小时"经济圈。 五是注重改善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认真落实发展为要、民生为先、稳定为重的执政理念,以统筹发展促进和谐发展。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力争在3年内使全旗中小学校办学水平全部达到"双高普九"标准,5年内打造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为一体的自治区级教育名城。深入实施全民健康工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农村牧区爱国卫生运动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障覆盖面,持续提高旗级补贴标准,千方百计扩大城镇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深入实施"平安乌审"工程,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弘扬草原文化、发展草原文明、创优人居环境,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以此次论坛为新的起点,以创建首家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为契机,以草原文化充实城市建设,以城市建设传承草原文明,把乌审旗建设成为经济长足发展、生态良性循环、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态型文化城市,为传承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建设人居环境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