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六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六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3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3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六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二期
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传承》电子版 >>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四期 >> 诗歌:精神世界的敖包
 
  

项目编号:
71513291616
项目名称:
诗歌:精神世界的敖包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诗歌:
        精神世界的敖包
                                                  文/黑 梅  靳 文  云 燕

    蒙古高原是充满诗意的土地,大漠的神奇苍凉、山峦的刚性线条、林海的汹涌涛声,乃至蓝得可以滴露的天空,白得不忍抚摸的云朵,还有素朴的青草,灵动剔透的露珠……莫不是诗歌的隐喻。

    蒙古民族是充满诗意的民族,骑马放牧,放飞心灵的长调;诗酒唱和,抒发比月光还清亮的情长……这份诗意弥散在蒙古人的生活中,根植在每一个蒙古人的心灵里,并外化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精神境界。

   “他们互相见面说的话都是一套一套的诗,他们尽管不识字,但很多寓言和民间故事都是以诗歌形式出现”(阿尔泰)。源于此,古老的民族诞生了英雄史诗《江格尔》、《格斯尔传》,并代代承传;源于此,一代代的诗人层出不穷,群星灿烂。
蒙古族文学历史悠久,神话传说、英雄史诗和歌谣祝赞等,以高度的艺术概括,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一个历史时代的风貌,对后代蒙古族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千多年来,草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蒙古族诗歌也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都产生了很多流传后世的佳作精品。她以独特而优美的姿态向人们昭示:在草原文化氛围中诞生和成长的蒙古族诗歌,不仅是历史的客观存在,而且还延续至今,并获得新的发展。

    诗评家叶橹老先生在谈到诗歌写作时曾说:“一首好诗歌,得让它回味无穷、发人深省,最重要的是它在现实中有其精神价值,值得传承。”写诗不只是一种写作行为,更是一种精神价值的创造。

    新时期以来,内蒙古的蒙古族文学进入了全新的大发展、大繁荣的辉煌时期。老一代诗人在坚持已有的艺术风格的同时,借鉴了一些新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不断奉献着新的作品。一大批中青年诗人涌现出来,在更高的艺术层次上和更广的领域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完成着蒙古族诗歌的重大突破和转轨,阿尔泰、特·官布扎布、宝音贺希格、特·思沁等就是蒙古语新诗歌的探索者。哈斯乌拉、蒙根高勒、阿古拉泰、白涛等蒙古族诗人很早就开始汉语诗歌创作,他们在全国有一定影响,这些马背民族的后裔,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音质和音色。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诗歌经历了空前的繁荣,内蒙古诗坛更是诗人辈出,精品不断,许多汉族诗人也以根生的草原情怀抒写着对生命的思索、对自然的赞美,他们在不同的地域组成了诗歌社团,并一直坚守着诗歌精神。

    诗人阿尔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总结了蒙古族诗歌整体共性的特点:一、蒙古族诗人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爱能产生诗,这种爱在每一位诗人的诗歌里都能体现出来;二、蒙古族诗人对自己民族的前途、命运、生态的忧患意识,以及对大自然的反思都是与生俱来的。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现实责任感很重,很少从个人角度出发写晦涩的作品,发泄自己的喜怒哀乐。尤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们的诗歌作品都是在追求真理的层面上,对民族文化进行反思,为抢救民族文化而努力;三、蒙古族诗人把传统诗歌和现代诗歌有机地融为一体,在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们比较迫切也比较执著地创作出符合本民族审美的诗歌,来表现自己民族的生存方式;四、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蒙古族诗歌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自由体诗歌,更加注重乐感,在传统单调的乐感基础上,韵律的起伏更大了,蒙古族诗人开始注意对内心世界的表达。新诗的出现,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蒙古族诗歌繁荣发展的需要。

    诗人满全在《蒙古语诗歌三十年:选择与超越》中谈到,新时期蒙古语诗歌是开放性的诗歌,其产生、发展、繁荣不仅离不开本民族的文化基因,也需要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养分。当代蒙古族诗人始终围绕着祖国、民族、人民和草原,继承和发扬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以浪漫主义情怀抒发民族的心声,同时用饱含生活气息的笔触,拥抱着新的时代。这些具有丰沛激情和优美艺术表现力、洋溢着饱满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诗歌,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许多当代蒙古族诗人热爱并使用着民族语言,用文学的方式保护和传承着一个古老民族的珍贵记忆。

 


  • 上一个项目: 比远方更远

  • 下一个项目: 阿尔泰:诗歌的魅力永恒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6332 录入时间:2013/7/15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