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民俗活动
狩猎与战争
文学艺术
马背放歌
岁月流金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蒙古马文化 >> 狩猎与战争 >> 杜尔伯特部史话
 
  

项目编号:
7171347816
项目名称:
杜尔伯特部史话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杜尔伯特部史话
                                                             撰文/班布尔汗

    了解一些蒙古史的人们,对卫拉特蒙古都不陌生。在达延汗中兴之前,他们掌控北元国运达百余年之久,还出现了蒙古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非黄金家族的可汗,“大元天圣可汗”也先。而也先死后,卫拉特蒙古虽然衰落,在蒙古正统派的打击下被迫西迁,其部也分为和硕特、准噶尔、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大部,但仍然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硕特远征青藏高原,成为“全藏三区之王”, 建立了统治青藏高原七十余年的和硕特汗国;土尔扈特远迁伏尔加河,建立了土尔扈特汗国,鼎盛时期,连俄国的彼得大帝都以盟友相待;准噶尔更是成为“最后的游牧帝国”,称霸中亚百余年,使俄罗斯和清朝两大帝国都头疼不已。而与他们并称四大部之一的杜尔伯特部,却被他们的光芒所掩盖,人们知道他的名字,却不知他的历史,似乎总是默默无闻。

    其实,杜尔伯特部也曾经烜赫一时,是卫拉特蒙古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才最终衰落,被迫退居幕后,作了其他三大部的陪衬,隐藏在历史迷雾中。

    杜尔伯特与准噶尔同宗同源,都来源于绰罗斯部。绰罗斯便是“大元天圣可汗”也先的直属部落。也先死后,其子斡失帖木儿即位,卫拉特蒙古式微,逐步西迁。而居统治地位的绰罗斯部也出现了分裂。斡失帖木儿于1478年去世,其子克舍即位。1486年克舍去世,其子阿沙即位。到阿沙在位时,绰罗斯部终于分裂,客舍的弟弟阿力古多自领一部,便是杜尔伯特部,而阿沙所统领的,便是准噶尔部。

    绰罗斯部的分裂,使得卫拉特蒙古内部的势力对比发生变化,在形成松散的“卫拉特联盟”后,原本处于次要地位的和硕特部趁机崛起,成为联盟的盟主。

    不过,“卫拉特联盟”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各部互不统属,各治其民,只是有大事时,才召开“丘尔干”大会商议。而在大会上,各部都有相同的发言权,并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分。

    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末的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杜尔伯特与准噶尔一起游牧于瓜、沙二州以北,北山(天山山脉的济拉玛罕山)及其附近的把里坤一带。16世纪前半叶,以吐鲁番为首都的东察合台汗国重新崛起,势力渐强,卫拉特蒙古屡遭其侵扰。而从16世纪中叶开始,强盛起来的漠南土默特部和漠北喀尔喀也在阿拉坦汗(俺答汗)、阿巴岱汗等杰出首领率领下屡屡西征,欲图征服卫拉特诸部。卫拉特数面受敌,虽奋力应战,怎奈松散的联盟难以凝聚力量,总是败多胜少。杜尔伯特部作为四卫拉特之一,自然也不能幸免,为躲避战火只能不停地迁徙游牧地,逐渐来到鄂尔齐斯河地区。

    在这艰难的一百多年时光里,杜尔伯特部从阿力古多开始,先后有博罗纳哈勒、额什格台什、雅尼斯台什、特尔格图台什任首领,虽不能说每况愈下,但也一直未能有大的起色。直到十七世纪初,才出现了一位杰出的领袖,达赖台什。

    达赖台什是特尔格图台什的第三子(长子额尔克伊勒登、次子噶勒当、四子保伊勒登)。按照蒙古习俗,本应由长子继承较多遗产,并统辖属众,但由于达赖台什才干出众,被他的兄弟们拥立为首领。其他三兄弟的深明大义,不但避免了争夺继承权而引起的内讧,也让杜尔伯特部有了强大的首领,从此逐渐走向强盛。

    此时,杜尔伯特的游牧地在四卫拉特的最西方,远离喀尔喀、土默特等部的侵扰,非常适合休养生息。达赖台什于是尽量避免无谓的战争,着力于发展生产、繁衍部众。在与其他三大部的关系上,他以联姻方式缓解了各部之间的磨擦。与和硕特顾始汗一起迎娶了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的姐妹为妻,这样一来,与和硕特部成为连襟,而与土尔扈特部成为亲家,再加上本身与准噶尔是堂兄弟关系,从而使卫拉特四部团结更为紧密。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聚,杜尔伯特部渐趋强大,在联盟中的发言权日益增加。1625年,和硕特部发生内讧,其可汗拜巴噶斯与弟弟楚库尔为争夺财产爆发内乱,因为其盟主身份,战乱蔓延到整个卫拉特。达赖台什帮助拜巴噶斯讨伐楚库尔,用了三年时间将之彻底击败,平息了战乱。经过此战,杜尔伯特部及达赖台什的威望空前增高。在此之后,达赖台什号召各部发动了数次针对诺盖汗国、哈萨克汗国的远征,各部跟随其向西拓展,获得大量土地,杜尔伯特隐然有了成为盟主的可能。

    同时,因为游牧地偏西,杜尔伯特部先于其他各部与俄罗斯帝国发生接触。在双方关系中,俄国曾错以为达赖台什是“全卡尔梅克之主”,这除了因为俄国情报有误之外,杜尔伯特的强大实力,也是原因之一。在双方的交往中,达赖台什奉行一直以来的和平外交,尽量不与之发生冲突,甚至在口头上做出过臣服于沙皇的表示,以换取到亚梅什地区游牧以及去塔拉城同俄国进行贸易的利益。

    然而,在达赖台什精心地经营杜尔伯特部,使之日益强大之时,卫拉特四部中的准噶尔部也在哈喇忽剌、巴图尔珲台吉两父子的带领下兵强马壮,逐渐动摇着卫拉特原本的平衡。1628年,土尔扈特部在和鄂尔勒克率领下西迁伏尔加河。1637年,部分和硕特又在顾始汗的率领下南征青海。天山草原四部并存的局面已经崩坏,准噶尔一家独大,向着建立汗国的道路大踏步前进。而杜尔伯特部的达赖台什已经年老,面对咄咄逼人的准噶尔,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在达赖台什的最后岁月,为了摆脱准噶尔的威胁,他曾经率部北征,希望能如土尔扈特一般寻找新的游牧地。可不幸的是,数次努力都在俄罗斯的打击下化为泡影。

    1637年,达赖台什在忧虑中病逝。

    达赖台什有七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敏珠尔、次子垂因、三子托因、四子鄂木布岱青和硕齐、五子古木布、六子达额、七子索诺木车凌。其中最有才能的是四子鄂木布岱青和硕齐与七子索诺木车凌,达赖台什也对他们两人寄予厚望,将绝大多数财产留给他们,希望他们能精诚团结,保卫部众。然而,事与愿违,达赖台什尸骨未寒,儿子们便因为财产分配发生内讧。直到1644年,鄂木布岱青和硕齐因彩礼纠纷被土尔扈特部书库尔岱青杀死,战乱才勉强结束,第三子托因成为了杜尔伯特部首领。

    此时杜尔伯特部已经部众离散,一蹶不振,可屋漏偏逢连阴雨,托因成为首领后,并不能将已经反目的兄弟们重新团结起来。达赖台什的幼子索诺木车凌带着他的所属部落迁往伏尔加河,这一迁徙,使杜尔伯特又遭重创,失去相当的实力。

    一直有着吞并杜尔伯特部之心的准噶尔见有机可趁,开始屡屡侵夺杜尔伯特部的牛羊属民,杜尔伯特虽多有抵抗,却因势力不再而频遭败北,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土地、人民被日削月朘。待到1661年,未随顾始汗前往青藏而留在故地的部分和硕特又发生内讧,拜巴噶斯两个儿子鄂齐尔图与阿巴赖展开角逐。杜尔伯特部为了重振声威,主动参与其中,帮助阿巴赖对抗由准噶尔支持的鄂齐尔图。可此时,准噶尔已经是实力超群的“准噶尔汗国”,杜尔伯特的努力不过是最后的挣扎而已。内乱持续到1672年,以阿巴赖一方彻底失败而告结束,杜尔伯特也失去了最后维持独立的资本,成为准噶尔汗国的属民。

    这一来,便是整整八十一年。

    历史走到1753年,雄霸一时的准噶尔汗国也走向了衰落,其最后的雄主噶尔丹策凌死后,准噶尔陷入全面内乱,四年之间换了三位可汗,同室操戈,战火绵延。杜尔伯特部作为其属民也惨遭荼毒,为了部族生存,其三位首领策凌、策凌乌巴什、策凌蒙克率三千一百七十七户一万余人投奔清朝。

    准噶尔汗国一直是清朝皇帝的心腹大患,而杜尔伯特又是准噶尔汗国耕种和手工业的主力,这次叛逃让清朝乾隆皇帝大为欣喜,立即给以重赏并妥善安置。1754年(乾隆十九年)4月,按照惯例编旗分佐领,设正副盟长,并把杜尔伯特命名为赛音济雅哈图盟,车凌、车凌乌巴什为盟长,色布腾、车凌蒙克为副盟长。该盟游牧于科布多,现在属于蒙古国。

    相对于留在故地的亲人,前往俄罗斯的杜尔伯特人,命运也相当坎坷。

    1644年,达赖台什幼子索诺木车凌及他所继承的臣民,迁到伏尔加河流域。这里虽说已经是土尔扈特汗国的地盘,但两家本有姻亲,得以相安无事。索诺木车凌与土尔扈特汗国的阿玉奇汗一起臣服于俄国沙皇,甚至多次成为调解沙皇和阿玉奇汗的中人。但是,阿玉奇汗时代的土尔扈特汗国国力极盛,不可能与弱小的杜尔伯特部长久保持平等关系。索诺木车凌死后,其子孟库特木尔继位。阿玉奇汗在极其苛刻的条件下强迫孟库特木尔与自己结盟,并将女儿本塔尔许配给孟库特木尔之子色特尔,这实际上将杜尔伯特部纳入麾下,成为自己的臣属。

    在此之后,杜尔伯特部与土尔扈特汗国之间,一直在控制和反控制的较量中来回拉锯,始终未能和平共处,杜尔伯特还曾迁往顿河沿岸以躲避控制。到1771年,因不堪沙皇俄国的压榨欺凌,土尔扈特人在其可汗渥巴锡汗的率领下举族东归,杜尔伯特部与之本有宿怨,自然不会跟随。而错过这次机会后,他们再也没有了返回故乡的可能,俄罗斯当局为了防止杜尔伯特步上土尔扈特后尘,派驻大军屯扎在伏尔加河洼地,对其进行严密控制。从此,杜尔伯特部只能留在俄罗斯,成为其臣民。

    现在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中的卡尔梅克人,便是由当年因“是岁冬暖,河冰不冻”而滞留在伏尔加河右岸的一万三千帐土尔扈特人与这部分杜尔伯特人所组成。


  • 上一个项目: 黑铁时代的青铜叙事

  • 下一个项目: 虎在海上还是虎乎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12052 录入时间:2013/7/17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