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民俗活动
狩猎与战争
文学艺术
马背放歌
岁月流金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蒙古马文化 >> 马背放歌 >> 新巴尔虎左旗概况
 
  

项目编号:
42410541916
项目名称:
新巴尔虎左旗概况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新巴尔虎左旗概况

     新巴尔虎左旗毗邻两国一盟四旗市,西南与蒙古国接壤,东北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南接兴安盟阿尔山市,西隔乌尔逊河、呼伦湖与新巴尔虎右旗、满洲里市相邻,东与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相连。边境线总长305公里,其中中蒙边境线长207公里,中俄边境线长98公里。全旗南北狭长,东西宽约165公里,南北长约309公里,幅员面积22 000平方公里。旗政府所在地阿木古郎镇距海拉尔地168公里,距兴安盟阿尔山市205公里,距陆路口岸--满洲里200公里,距中蒙额布都格口岸22公里,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下图为新巴尔虎左旗行政区域图)

历史:新左旗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1万年前,著名的"扎赉诺尔人"就在这里生存,创造了呼伦贝尔的原始文化。以后的东胡、匈奴、鲜卑拓跋、蒙古等游牧民族创造和留下了优秀文化遗产。"巴尔虎"是蒙古族中古老的游牧部落之一,关于巴尔虎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唐朝。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成立了新巴尔虎左翼旗,1950年,改新巴尔虎左翼旗为新巴尔虎左翼旗人民政府。1959年,国务院批准新巴尔虎左翼旗更名为新巴尔虎左旗。巴尔虎是蒙古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支,巴尔虎蒙古族主要住在呼伦贝尔市的巴尔虎三旗。巴尔虎作为一个著名的部族名和地名一直延续至今。在1732年从布特哈移来的称陈巴尔虎,在1734年喀尔喀车臣汗部共有2984人迁往呼伦贝尔所以被称为新巴尔虎。从1732年算,巴尔虎蒙古人定居呼伦贝尔已有270多年了。为此在三个巴尔虎旗都举行了大型的纪念活动。

旅游资源:新左旗是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自然资源丰富。这里有优质的天然草场,是呼伦贝尔畜牧业大旗的物质依托,“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妙图景在此展现,这里有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堪称“野生动植物园”;这里有煤、石油、盐、碱、硝等矿藏,尤其是石油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碧绿的草原,加之浑朴的草原民族风情,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举世闻名的甘珠尔庙、“诺门罕战争”遗址,以及风景秀丽的樟子松林带,都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新左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特色突出,是世界少有的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净土。有草原、森林、湖泊、矿泉、河流、珍稀动植物、山岳、湿地、荒漠、冰雪等自然资源;新左旗的草原景观,民族风情,诺门罕战争遗址、口岸旅游都拥有自己的特色。有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辉河自然保护区,两区鸟类丰富多样,是游客观鸟和科学家以及鸟类爱好者进行考察科研的好地方;有世界闻名的诺门罕战争遗址(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呼伦贝尔最大的喇嘛庙--甘珠尔庙等遗址资源;有中蒙的口岸旅游;有巴尔虎蒙古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民俗风情等人文资源;这里盛产绿色食品,主要有巴尔虎牛羊肉系列产品、乳制品、草原白蘑、蕨菜、柳蒿、黄花等地方物产资源。现在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以及敖包的祭祀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在坐若有信仰佛教的人,那么每年甘珠尔庙的庙会是一定不能错过的。

 


  • 上一个项目: 新右旗金海岸景区玛瑙饰品

  • 下一个项目: 新巴尔虎左旗旅游路线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12892 录入时间:2014/4/24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