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鄂温克族自治旗
红色旅游—阿荣旗
新巴尔虎右旗
新巴尔虎左旗
陈巴尔虎旗
鄂伦春自治旗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额尔古纳市
根河市
牙克石市
扎兰屯市
满洲里市
海拉尔区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 新巴尔虎左旗 >> 祭祀敖包
 
  

项目编号:
42412503516
项目名称:
祭祀敖包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祭祀敖包

“敖包”蒙古语的音译,也叫“脑包”或“堆子”,意思是“堆子”,即人工堆积成的石堆、土堆或树堆。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在《大清会事例》、《理藩院、疆理》中记载:“游牧交界之处,无山河以识别者,以石志,名曰:‘鄂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就变成了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因为草原广阔无垠,故在游牧交界之处垒石为记,或在路口上垒石为记辨别方向,这就是敖包。蒙古族牧民信奉多神教,他们认为百畜兴旺、五谷丰登都是天、地和诸神给予的。而茫茫的大草原上,人们认为山丘之地能给人以灵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就逐步将指示道路的敖包演变成了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以祈求风调雨顺、旅途顺利,因此,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树枝,上挂各色经旗或绸布条。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最为隆重热烈的祭祀活动。

敖包,在内蒙古各个地方都有。旧时,各盟旗有社会公用的大敖包,富裕人家还有自设的“家敖包”。各地区敖包的形式大体一样。即在圆坛上堆积石头为台,台基上面分成大、中、小三层,重叠作圆锥体,周围涂白土,高约十余丈,形似烽火台,遥望又如尖塔。

敖包的数目,各地不等,有的是单独的一个敖包,有的是“敖包群”,即七个敖包并列,中间大的为主体,两旁各陪衬三个小的,也有一个大敖包居中,东、南、西、北各陪衬三个小敖包,成为十三个敖包群。

祭祀敖包的时间,一般都是在夏历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有的地方在七、八月份,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进行。届时,本苏木、本旗甚至附近旗县的群众都纷纷扶老携幼,携带着哈达、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赶来敖包处。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即顺时针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祭祀礼仪大致有血祭、洒祭、火祭和玉祭等。例如血祭,就是把自己喂养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这种祭祀方法由来已久,现在还有。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把自己生存的牛、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赐,因此祭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杀牲畜来报答。洒祭,就是把鲜奶、奶油、奶酒和白酒,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这种洒地祭神的风俗,也是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称作“酒注礼”,至今有的地方也还能看到,在呼伦贝尔地区也能见得到。据说它的意思是说,神不仅要吃肉,也要饮酒喝奶子的。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一大堆牛、马、羊粪。祭祀时,各户走近火边,念着自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玛哈”(羊肉丸子)投到火里燃烧,烧得越旺越好。蒙古族认为火最洁净,用火可以驱除一切邪恶。玉祭,在古代玉是很昂贵的,它常常是祭神用的供品。过去蒙古族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俗,现在很少有人用玉祭祀了,但还可以看到一些替代的礼仪。在呼伦贝尔地区新巴尔虎旗,在祭祀敖包前两三天,要用一把壶装满硬币和炒米、奶食品等,放在敖包石堆下面去。祭祀时,还在石堆上面的柳枝中央竖起一根装饰着珠宝的杆子,这些珠宝便是代替玉的。

旧时,不论哪种祭法,都要请一些喇嘛来焚香点火,诵经念咒。礼仪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参加祭祀的人,开怀畅饮。其间青年男女往往借此机会相见,登高游玩,相互诉说衷肠,像草原金曲《敖包相会》就是描写这种情景的。祭祀敖包往往要连续好几天。不过,现在的“祭敖包”往往是为了旅游的需要而举行的,礼仪也就更为简单了。

 

 


  • 上一个项目: 巴尔虎蒙古族

  • 下一个项目: 巴尔虎民歌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9561 录入时间:2014/4/24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