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仕奇文化园 >> 草原文化的历史与现实 (郝时远所长、研究员)
 
  

项目编号:
3259533516
项目名称:
草原文化的历史与现实 (郝时远所长、研究员)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草原文化的历史与现实
 

 
 
郝时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很高兴来老家参加这个会议。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中心向会议表示祝贺,向仕奇集团举办这样一个有远见的活动和价值取向表示敬意!!

  草原文化的历史和现实是我们保护利用和发展草原文化的基础,如果不了解这一过程,就惶论科学认识。草原文化的依托是草原,草原是草原文化的自然和直接依托。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世界上各个民族所面临的困难不一样,他们克服困难的办法也不尽相同。

  所谓前者就是他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当中所遇到的生存困难是不一样的;后者是说不同的生境当中向自然索取和维护自然的平衡所产生的知识、工具也就是我们总体上所说的文化是不同的。

  游牧民族面对草原生境而创造了草原文化。前4000—8000年,内蒙古基本上是温带草原、半温带草原和一些森林地带,正因为此,出现游牧民族先民,“阴山岩画作者”——文化因子。

  BC3—AD13大约1500年,在亚洲大陆北方草原展开了游牧民族兴衰嬗替的历史过程,一批批的游牧民族登上了草原历史舞台,创造了一个个帝国,游牧文化在与中原农耕文化互动中不断传承与发展。

  13世纪蒙古族的兴起,成为北方游牧文明的承载者和传承者。史称的“大漠南北”开始并等于蒙古高原,今天内蒙古草原文化是区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草原文化特性、生境和所蓄养的牧畜都是有直接关系的,这些环境的要素,包括牧畜性格融入了草原文化性情中。草原文化说到底是生态文化,就像离不开他的牧畜一样,我们不能在水泥森林、柏油荒漠中构建草原文化,他有开阔的视野、有广阔的胸襟、有奔腾的热血、也有苍凉的韵律、悠远的心声和细腻的情怀,他可以简洁的如同“吉祥三宝”的儿歌,拨动世人的心弦!草原文化是内蒙古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当代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理念。在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为什么不能构建和维护世界的和平?人们从西方国家发展当中已经认识到了用发展主义的思想与经济学一种数量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追求的是一种经济指标,而无视古老和传统的文化财富,今天人们已认识到发展的问题就是人类文化和人类发展的问题,就是人类文化和人类发展的生态问题。如图所示;草原地带荒漠面积趋于扩大,据调查本世纪草原95%属于退化草原,预示草原文化源泉的枯竭。内蒙古情况也十分严重,人为活动加剧是不争的事实,包括有序和无序。

  我们亟待运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发展,2050年荒漠与草原比例还会扩大,在保护和传承草原文化发展方向,面临挑战和应具有的前景:

  一、依托的草原的生态恶化;

  二、观念上,追求现代化观念与传统的冲突;

  西方大众文化及生活模式在逐步侵蚀我们的社会,失去我们的根—文化。现代对传统冲击最大,流失最快,脆弱的民间的(资源和文化)不属于国家权利建筑东西在强势经济推进中无声无息的遭到淘汰。文化产业是对文化保护和弘扬文化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全部方式。我们不能把依托于草原的文化在城市中进行表演和在构建,他必须有民间文化的依托。而任何一种文化活力或活力之源在于民间而不在于表演的团体。民间生活中没有了文化因子,大家都一样,我们的创造就会贫乏。前途就是绿色GDP,就是绿色发展观。这是一种新的文明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在全球化过程中,人们已经意识到很多问题,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单独解决的,而需要整个人类来共同关注,其中生态问题、文化问题、多样式问题,成为关注最重要的选择点。

  加快发展的原则要求: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胡主席讲到: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经济地区社会发展,要贯彻五个统筹,……。建设文化大区,是当地因地制宜新路子的探索,但新路子是非常艰难的,是需要创造的,他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必须从本地出发,依托本地包括文化资源在内的资源优势。对内蒙古的指导意义重大。近年来内蒙古在经济上发展很快,在生态保护方面,在遏止沙化荒漠化势头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更加重视生态建设,他不仅仅为草原文化,也为了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之,草原是内蒙古特色文化的源泉,我们对草原的重视,会激发我们队草原文化更深刻的理解,最后,祝福家乡草原的繁荣发展。
 


  • 上一个项目: 民族品格的张扬与世界视野的拓展 (包明德书记、副所长)

  • 下一个项目: “活鱼是要在水中看的” (朝戈金研究员)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17389 录入时间:2006/3/25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