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中国首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二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七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八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九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一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第十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百家论坛 >> 中国第十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 组织机构 >> 贵妇头饰顾固冠
 
  

项目编号:
102715463316
项目名称:
贵妇头饰顾固冠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贵妇头饰顾固冠

顾固冠是元代贵族妇女戴的一种装饰性高帽。它是用桦树皮围合成的长皮筒,用针线缝在一起,一般是不及一尺,外面包裹着色彩艳丽的花绸,上面缀以饰珠、饰片等物。这种头饰不但是一种华丽的装饰品,而且能显示出妇女的身份贵贱和社会地位。

在《蒙古秘史》中,“顾姑冠”蒙古语称为黑塔,汉文史籍称固姑冠、故姑冠或罟罟冠。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艳丽的首饰。这种高冠,采用桦树皮围合缝制,成长筒形,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绸缎,缀有各种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鸡尾毛等装饰物,制作精美,绚丽多姿。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元亡后,这种首饰失传。在《鲁不鲁乞东游记》中有这样的描述:

“妇女们也有一种头饰,他们称之为孛哈,这是用树皮或他们能找到的任何其他相当轻的材料制成的。这种头饰很大,是圆的,有两只手能围过来那样粗,有一腕尺(约18—22英寸)多高,其顶端呈四方形,像建筑物的一根圆柱的柱头那样,这种孛哈外面裹以贵重的丝织物,它里面是空的。在头饰顶端的正中或旁边插着一束羽毛和细长的棒,同样也有一腕尺多高;这一束羽毛或细棒的顶端,饰以孔雀的羽毛,在它周围,则全部饰以野鸭尾部的小羽毛,并饰以宝石。富有的贵妇们在头上戴这种头饰,并把它向下牢牢的系在一个兜帽上,这种帽子的顶端有一个洞,是专作此用的。他们把头发从后面挽到头上,束成一个发髻,把兜帽戴在头上,把发髻塞在兜帽里面,再把头饰戴在兜帽上,然后把兜帽牢牢的系在下巴上。因此,当几位贵妇骑马通行,从远处看时,她们彷佛是头戴钢盔、手执长矛的兵士;因为头饰看来像是一顶钢盔,而头饰顶上的一束羽毛或细棒则像一枝长矛。”这说明,这种头饰不但是一种华丽的装饰品,而且能显示出妇女的身份贵贱和社会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元代蒙古民族精湛的工艺水平。1974年,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乌兰花镇西南元代贵族陵墓中,发现十几个“罟罟冠”,他们是用桦树皮围合成的长皮筒。

这种帽子忌讳人用手去触摸,出入蒙古包,亦要小心碰坏,罟罟冠上插羽毛,具有鲜明的北方民族的服饰特色。

 


  • 上一个项目: 蒙古族服饰种类

  • 下一个项目: 各式蒙古帽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12269 录入时间:2014/10/27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