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中国首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二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七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八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九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一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第十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百家论坛 >> 中国第十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 组织机构 >> 民族头巾
 
  

项目编号:
10271681116
项目名称:
民族头巾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民族头巾

戴头巾是蒙古族的一个重要的生活习俗,在草原上,每个妇女都戴着头巾出入。当微风吹过,草原上到处可见各色随风飘扬的头巾,绿色的天地里点缀着点点彩旗,甚是好看。

传说,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下令每个人都要戴头巾。圣主成吉思汗曾经喧喻:“其首赫毛利(禄马)飘扬兮精神抖擞”。因此蒙古人总是用绸子、粗布、柔皮一类的东西缠在头上,以表示头顶上飘有旌旗之角。表明一种振奋、向上的蒙古族的民族精神常存。后来,这一习俗一直传承下来。

头巾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年轻姑娘用方形的粉绸子缠在头上,额上打个结儿,后面留个越拖越细的筒儿。蒙古族妇女喜欢戴头巾,其包头巾的方法一般是将一两米,甚至更长一些的不或者是绸缎等在头上由后至前缠绕几圈,然后将头巾的两头垂下,左右各一,因此又称为“垂巾袱头”。牧区的妇女们现在仍以此为制度性的习俗,但在花色品种上已经更加地丰富了,其包法也稍有不同,姑娘们喜欢在头上缠绕数圈后,在右侧挽一个结,将穗头垂下,头巾不封顶。已婚妇女则多先用头巾包住头顶后再缠一圈但不留穗头。

 


  • 上一个项目: 蒙古靴

  • 下一个项目: 坎肩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12750 录入时间:2014/10/27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