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说说蒙古包的由来
蒙古包的搭建
蒙古包的各种习俗
蒙古包文化
蒙古包的小故事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游牧居住 >> 蒙古包文化 >> 新巴尔虎左旗—蒙古族长调之乡
 
  

项目编号:
42413153016
项目名称:
新巴尔虎左旗—蒙古族长调之乡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新巴尔虎左旗—蒙古族长调之乡

长调演唱艺术要想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发展途径。就这一点来说,意大利美声学派的产生和发展轨迹对蒙古族长调演唱艺术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西方音乐艺术源于古老的宗教文化传统——基督教的教堂音乐和唱诗班,其内容是赞美上帝的伟大和博爱,上帝创造世界的鬼斧神工和巨大精神力量。具有庄严、救生的圣乐传统。到17世纪中叶,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到来,在西方圣乐的传统中融进了大量人文主义的思想和艺术内容,并从世俗的社会生活中汲取丰富的民间智慧的营养,产生和发展出意大利崭新的音乐形式。作为真正意大利美声唱法,从佛罗伦萨社的歌剧诞生开始,到那波里学派,已把意大利美声唱法推向高峰,是经意大利几代人的努力而取得的成功,充分地展示和发挥出歌唱技巧的功夫。如果不是欧洲历史文化的变迁和意大利人的努力,美声唱法就不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开创出称雄世界的鼎盛局面。

近年来,新左旗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一系列传承、保护、发展长调民歌艺术活动:一是开办长调班,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渠道培养新一代传承人;二是举办赛事、召开研讨会,搭建平台,提升长调艺术层次,拓展和深化研究领域;三是自主策划待编辑出版《蒙古族长调民歌之乡——巴尔虎长调实录》;四是加快打造“长调之乡”进程,发挥舆论宣传推动作用,加大全方位的外宣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长调艺术传承发展的氛围;五是成立了新左旗长调协会;六是在本地区内开展广泛的长调歌手、歌曲的普查、登记工作,对有关的书籍、音像资料、实物等进行收集、立档、保存,举办成就展览;七是努力提升本地区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在旅游景点、接待环节充分展示长调民歌的文化形式,让长调民歌艺术与旅游文化产业有机结合,提升宣传推介的影响力。
长调民歌所包含的题材与蒙古族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它是蒙古族全部节日庆典、婚礼宴会、亲朋相聚、“那达慕”等活动中必唱的歌曲,全面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心灵历史和文化品位。代表曲目有《走马》、《小黄马》、《辽阔的草原》、《辽阔富饶的阿拉善》等。长调民歌的研究涉及到音乐学的诸多分支学科,对它的研究与保护实际上就是对历史悠久的草原文明与草原文化类型最强有力的传承与保护。

 


  • 上一个项目: 巴尔虎英雄史诗

  • 下一个项目: 游草原,品美食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12136 录入时间:2014/4/24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