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说说蒙古包的由来
蒙古包的搭建
蒙古包的各种习俗
蒙古包文化
蒙古包的小故事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游牧居住 >> 蒙古包文化 >> 鄂伦春自治旗概况
 
  

项目编号:
51910204016
项目名称:
鄂伦春自治旗概况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鄂伦春自治旗概况

地理位置:鄂伦春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嫩江西岸,东经121°55′~126°10′,北纬48°50′~51°25′之间。北与黑龙江省呼玛县以伊勒呼里山为界,东与黑龙江省嫩江县隔江相望,南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接攘,西与根河市、牙克石市为邻。全旗总面积59800平方公里。是呼伦贝尔市面积最大的旗(市)。
人口分布:自治旗境内居住着鄂伦春、蒙古、达斡尔、鄂温克、汉、回、满、朝鲜等21个民族,总人口223751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其中鄂伦春族1950人,占总人口的0.7%。 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蒙古、汉等21个民族的22万多人口在这片热土上生息繁衍、相濡以沫。旗辖8镇2乡,猎区乡镇4个,猎民村7个。全旗鄂伦春族1950人,其中猎民830人,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

历史发展:清代,属黑龙江将军布特哈总管(副都统)管辖的游猎地区,民国时期属布西设治局境内。1951年4月7日,中央人国内行政事务的一部府政务院批准,以莫力达瓦旗所属的甘奎、诺敏、多布库尔和喜桂图旗的托扎明4个苏木设置鄂伦春旗,驻小二沟(今诺敏镇),由内蒙古自治区呼纳盟领导。1952年5月31日,经内务部批准,将鄂伦春旗改设为鄂伦春自治旗。1953年4月,隶属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1954年5月,改隶呼伦贝尔盟。1959年1月15日,国务院批准,自治旗驻地迁至阿里河镇。1969年7月,随同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管辖。1970年4月,划归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1979年7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隶属呼伦贝尔盟。2001年,隶属地级呼伦贝尔市。

新中国成立后,当时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鄂伦春人们跨越了几个历史阶段,直接进去了社会主义社会,成为了新中国的主人,1951年成立了第一个实行民族自治的县级政权,实现了第一次重要的飞跃,进入1958年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鄂伦春人逐渐实现了由游猎方式转变到定居的生活方式,完成了第二次具有民族历史的飞跃。1996年,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昔日拿着猎枪以狩猎为生活方式的鄂伦春人,慢慢学会驾起铁牛,逐渐向农、牧、工业发展进军,实现了民族生产方式转变的第三次历史飞跃。当地有优美的自然自然景观、独特的鄂伦春民间文化艺术及人类文明遗迹为鄂伦春自治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主要旅游景点有拓跋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鄂伦春博物馆、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相思谷原始景区、布苏里军事度假山庄、兴安森林公园、鄂伦春猎民村及民俗村等。

 


  • 上一个项目: 陈巴尔虎蒙餐

  • 下一个项目: 鄂伦春旅游精品线路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12399 录入时间:2014/5/19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