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概述
蒙古族服饰种类
蒙古族服饰文化
蒙古族各部落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民族服饰 >> 蒙古族各部落服饰 >> 阿拉善服饰
 
  

项目编号:
102716282416
项目名称:
阿拉善服饰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阿拉善服饰

13世纪的蒙古诸部落都有自己的服饰传统。蒙古族主要部族是在达延汗时期形成的。但是现代意义上的部族都市特点是从清朝初期开始形成的。自清朝初年开始,漠南地区成为农民工,漠北地区称为外蒙古。清朝划分盟、旗界线及“分而治之”,禁止部落、旗县间的自由往来等规定,客观上促进了部族特点服饰文化的快速形成。蒙古地区地缘辽阔,东西南北之间的环境气候差别大,也是部族服饰形成的主要原因。蒙古部族服饰的形成是历史的产物,部族服饰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实际内容之一。阿拉善人直到17世纪都穿着高领、大下摆长袍。袍子不开叉,衣服边儿都用库锦或绸缎沿做边儿。18世纪初,阿拉善诺颜阿布娶了清廷公主以后,其服饰开始受清朝宫廷穿着打扮的影响。但是阿拉善服饰基本保留了自己的部族传统,以它的西域风格有别于其他部落服饰。近代以后阿拉善男士普遍穿开叉或蒙古袍,但其下摆自然肥大,所以系腰带时往往在后背上打出几道皱褶。阿拉善妇女一般穿不开衩的长袍,上面加穿坎肩儿,姑娘不穿坎肩儿。衣服袖子窄小,妇女衣服也以贴身为标准。阿拉善男女平时不戴马蹄袖,另外单做一对马蹄袖,节假日或参加重要活动时戴上马蹄袖,以示隆重。

阿拉善人,男女老少都穿蓝、青、紫色外衣。阿拉善是男女穿对襟短坎肩儿。对襟两边下侧有斜插兜,钉有五道扣绊,坎肩属于礼仪服饰,所以在礼仪场合必须穿坎肩儿。男坎肩儿原来有对襟和琵琶两种。后来普及了对襟坎肩儿。女士坎肩儿的领口、袖窿、对襟和下摆之缘均有对比颜色的镶边儿。根据季节,阿拉善人穿颜色不同和薄厚不同的外套。春、夏、秋季男女都穿以布帛为面料的单袍或夹袍,冬季穿款式相同的棉袍,都叫做“拉布希格”白茬皮袍和吊面羔皮袍也是他们的冬季服装,名曰“乌奇”。阿拉善男子的长袍多以深蓝、蓝、中灰色布帛为面料,坎肩多以金黄色、库锦、青色绸缎为面料,琵琶坎肩镶一道宽沿边儿加两道水流。腰系桔黄色或浅绿色腰带。妇女长袍多以蓝色、绿色布帛为面料,腰系粉色或粉红色腰带。

阿拉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穿黑绸、鞣皮和宝力嘎日靴子。靴尖儿尖翘,老人才穿平底圆头靴子。裤子外面加一层套裤,用条状布帛系裤腿。女人,尤其是年轻妇女的套裤色彩鲜艳,有别于其他人。

阿拉善男子的装束也有地方特色,但是大体上还是火镰、餐刀、鼻烟壶、烟荷包等几种。

 


  • 上一个项目: 布里亚特服饰的文化象征

  • 下一个项目: 巴尔虎服饰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7875 录入时间:2014/10/27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