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中国首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二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七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八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九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一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第十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百家论坛 >> 第十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 论坛主题 >> 哈素海
 
  

项目编号:
121111101016
项目名称:
哈素海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哈素海是黄河变迁而遗留的牛轭湖,属大黑河水系的外流淡水湖泊。过去曾称陶思浩西海子,俗称后泊儿。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有“塞外西湖”之称。它位于呼和浩特西70公里的土默特左旗境内,水面面积32平方公里,水深2米左右,湖底杂草丛生,水质肥沃,盛产草、鲢、鲤、鲫、团头鲂、武昌鱼等鱼类及河虾蟹。 湖面芦苇荡内繁衍着各种鸟类,凌空起飞时盘旋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岸边凉亭水榭柳绿成荫,碧水青山相映成辉,组成一幅十分壮观的图景。


    传说,从前土默川中部有一个不大的水潭,潭水清澈,潭边居住着勤劳勇敢的蒙汉人民。他们当中有一个叫哈力图的青年和一个叫素克的青年,两人亲如兄弟。有一天,从外地来了一个自称叫雄牯的人。他说,10年前,他在潭边不慎将一只朋友送给他的碗掉在潭里了,他想跳进潭中把碗捞上来,请哈力图和素克在潭边帮着接一下碗。哈力图和素克答应了雄牯的要求。帮助雄牯捞出了一只盛着半碗清水的碧玉大碗。雄牯走了,潭水渐渐开始枯竭了。兄弟俩知道上了当,骑上雪蹄追风马追上了雄牯,叫他立即交出那只碗。雄牯冷笑着说:“我是一个魔法高明的人,这碗是聚宝盆,放进什么东西永远取之不尽,现在碗里有水,一打碎,这里就成了湖海,我们仨人都活不了。你们要是放了我,我可以给你们许多金银珠宝。”哈力图和素克坚决不放雄牯,雄牯想逃跑,被哈力图一箭射中。这个坏蛋临死前摔破了宝碗。于是,平地下陷,激浪排天,这里变成了一片汪洋,芦苇摇曳,荷花绽开,鲤鱼打挺,百鸟齐鸣,蒙汉人民为了纪念这两位英雄,把这个湖叫做哈素海。


     但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哈素海曾有一段长时间的枯水期,只是通过后来的人工干预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据湖边生活了60年的老人介绍,过去天旱少雨时,湖水还能干涸,1962年,一条长约50公里的民生渠把黄河与“后泊儿”连接起来,哈素海才免去了干涸之忧。到了上世纪70年代,又先后建成扬水站、拦水大坝和渔场,蓄水能力越来越大,成为一个水库,可灌溉周围几万亩良田,形成独一无二的的田湖景观。


    哈素海水面内芦苇丛生,蒲苇丛丛,像一个个小岛,群群野鸭出没苇丛,蒲苇迎风摇曳,发出刷刷的声响。每到秋冬季节,湖区收割下蒲苇,像一座座小山。


     哈素为蒙古译音,意为青水湖,由青色湖水得名。由于顺口原因,哈拉乌素简称为哈素海。 水质肥沃,湖内芦苇丛生、鸟飞鱼跃。置身哈素海,极目远眺,只见晴空碧水,蔚蓝一色,蒲萍丛丛,你会觉得哈素海宛如已一副淡雅的水墨画。如果你停舟湖中,看对对欧鸟翻飞底空,群群野鸭出没苇丛,听远处高亢聊亮的渔歌,近旁鱼跃出水波剌剌的声响,你会感觉到哈素海像一首诗。


  • 上一个项目: 蒙古风情园

  • 下一个项目: 乌素图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10593 录入时间:2015/12/11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