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中国首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二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七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八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九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一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第十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百家论坛 >> 第十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 论坛主题 >> 唐国强、鞠萍友情出演,《海林都》成都首映催人泪下
 
  

项目编号:
11259461116
项目名称:
唐国强、鞠萍友情出演,《海林都》成都首映催人泪下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11月23日,电影《海林都》(汉语意思为爱之歌)在成都峨影1958举行首映礼,编剧胡绍祥、巴音扮演者哈斯塔、额吉扮演者昂和尼玛(蒙古国)亮相,与观众分享电影拍摄幕后故事。


      电影《海林都》以国家荣誉称号“人民楷模”获得者、蒙古族母亲都贵玛为原型,讲述“三千江南孤儿进草原”这一新中国历史上感人至深的故事,同时展现了乌兰牧骑精神在草原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传递人间大爱的故事。


      电影由彭军执导,胡绍祥编剧,图门巴雅尔、高伊罕、张熙唯、昂和尼玛主演,唐国强和鞠萍友情出演。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看望孤儿的场景中,唐国强和鞠萍惊喜出镜,为孤儿们起了蒙古语的名字,场面十分感人。


     故事起始于1950年代末期,南方遭遇大饥荒,上海等地保育院奶粉短缺,难以为继。周恩来总理请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调运一批奶粉救急,乌兰夫提议将孩子们接到内蒙古,由草原母亲们抚养。于是,三千孤儿乘坐火车,被送到了两千公里外的内蒙古大草原。其中两个孤儿——童娅和南方,成为这条叙事线的主角,乌兰夫为他们取名“萨仁”(蒙古语月亮之意)和“巴根”(蒙古语柱子之意)。


      这对来自南方孤儿尽管都有个悲惨的童年,却在北方草原上茁壮成长,他们对草原母亲起初十分排斥,被草原母亲悉心照顾从而生死相依。大草原上的人们用宽广的胸怀接纳了这些孩子,并且用爱心浇灌孩子成长。

      电影的名字《海林都》作为蒙古语音译,正是“爱之歌”的意思。片中母亲的爱、恋人的爱、朋友的爱,乃至陌生人之间因同情而产生的爱,汇聚了一首爱的赞歌。

       早在电影开始之前,主办方精心策划了原汁原味的蒙古歌舞表演,为观众营造了浓郁的观影氛围。

       尽管全片中人物对话大多用蒙古语呈现,却丝毫没有给观众带来观影障碍。当狼群包围蒙古包时,蒙古老妈妈抱着孤儿们浅唱低吟,智退狼群;母骆驼弃羔时,他们在马头琴伴奏下轻抚母驼哼唱劝奶歌,使母驼接受了自己的孩子;孤儿们刚到草原上的时候,身患高血压的老妈妈,未婚的歌唱家,甚至已经有两个孩子的家庭纷纷伸出援手,领养了这些孩子。草原上流传千百年的传统、习俗和大爱,续写了超越地域、血缘、民族的人间传奇,让观众潸然泪下。


  • 上一个项目: 草原上如水的额吉、如山的阿爸

  • 下一个项目: 《海林都》之巴音老师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7514 录入时间:2019/11/25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