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蒙古国
国外
中国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MN209玉米种子专栏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 中国 >> 弦上科尔沁
 
  

项目编号:
7168575816
项目名称:
弦上科尔沁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弦上科尔沁
                                                                 黑梅

    四胡的四根琴弦,是并行的“天地日月”,结合在琴弓上,音色深沉宏厚、幽婉苍凉。它是蒙古说书人所用乐器,蒙古语叫“胡尔”。是最具蒙古族特色的乐器之一。

    达伦塔布的父亲是个业余说书艺人,他留给达伦塔布一把老弦四胡。父亲去世后,这把老弦四胡就失声了。18年来,他把它从扎兰屯背到大兴安岭,又从大兴安岭背到呼和浩特,达伦塔布一直在寻找让这把琴重新发声的人。

    在做这期专题时,我们走访了著名四胡演奏家伊丹扎布,当我发现他会制作四胡,很是喜出望外。于是,我把达伦塔布和那把老弦四胡一起带到这位四胡大师的家。伊丹扎布拿着那把老弦四胡,说:好琴啊。我这挂了一墙的琴加一起也不如人家这个好。这是老琴师张纯华做的。现在已经没有这么好的琴了——就是琴箱裂了。修修就好了。

    他边说边撕下蒙在琴箱上的马皮……达伦塔布又把父亲最喜欢的一首小曲哼唱给伊丹扎布听,他想知道这首小调是哪里的民歌。伊丹扎布说在他整理的那些蒙古族民歌中,还没有这首小调,但从音乐特点上看也是科尔沁蒙古族民歌。

    几天后,他们两人各持一把四胡合奏对唱的就是那首小调儿,而达伦塔布手里握着的,正是那把失声18年的老弦四胡。

    天地交融,日月生辉,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四胡一直伴随着科尔沁蒙古人的生活,成为他们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无论是欢乐还是悲伤,他们都以它来抒发。但是,时过境迁,随着传统生活方式的消失和各种娱乐方式的进入,四胡自然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如今它做为一个传统文化符号,所体现出的是乡愁,是悲凉,是怀念。

    在这个消亡速度大与保护能力的现状中,我们常常感觉力不从心,可又必须做些什么。哪怕是抢救一把琴,或挖掘整理了一段失传的小调儿。我们不仅要努力给后代留下一把琴,更重要的是给他们留下富有灵气的琴声。

    这也是我们这期专题所要传递给你的。

    它不是一个故事,也不是一个传说,而是一种情怀。它让我们找到了科尔沁的另外一种存在方式,我叫它弦上科尔沁。


  • 上一个项目: 蒙古语言文字概况(三)

  • 下一个项目: 北地琴书——乌力格尔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13281 录入时间:2013/7/16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