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中国首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二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七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八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九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一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第十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百家论坛 >> 中国第十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 新闻通稿 >> 煤都-鄂尔多斯
 
  

项目编号:
1814541316
项目名称:
煤都-鄂尔多斯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鄂尔多斯市——撤盟设市之前它的名字叫伊克昭盟,“伊克”蒙语,是“大”的意思;“昭”是“庙”的意思,合译为大庙,因有成吉思汗陵而闻名。“鄂尔多斯”为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
      鄂尔多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毗邻晋陕宁三省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蒙古族17.7万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距今14万到7万年前,“河套人”就在伊克昭盟乌审旗境内的萨拉乌苏河(又名无定河、红柳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著名的古代“鄂尔多斯”文化,史称“河套人文化”。 



       大禹建立国家后,把国家分为九州,此时的鄂尔多斯为雍州所辖,而鄂尔多斯的西南部则属渠搜国所管。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今鄂尔多斯一带设立郡、县: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一带属北地郡,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东部一带属云中郡,达拉特旗、准格尔旗北部一带属九原郡,乌审旗、鄂托克前旗、伊金霍洛旗南部一带属北地郡,四郡下辖34个县。此时的鄂尔多斯地区有两个历史称谓,即“新秦中”、“河南地”(因地处黄河南岸得名河南地)。
      公元121年,西汉为了管理投降汉朝的匈奴人,在鄂尔多斯地区设立五个属国,即上郡、西河郡、五原郡、朔方郡、云中郡。


       公元10年,王莽篡权后,为控制今鄂尔多斯地区,将朔方郡改为渠搜郡,五原郡改为获降郡,云中郡改为受降郡,西河郡改为归新郡。
      鉴于国家财政困难,汉光武帝刘秀决定减少一些地方行政机构,于公元35年(建武11年)和公元44年(建武20年)先后撤销朔方郡、五原郡,将今鄂尔多斯地区归并州(今太原市)领有。
      公元47年,匈奴萸踺日逐王比归附东汉,比自立为呼和邪单于,据有今准格尔旗纳林一带。
      公元319年,后赵在今杭锦旗北部建立朔州。公元534年,北魏在今鄂尔多斯南部设夏州。
       2001年4月30日,伊克昭盟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将改名为鄂尔多斯市。
   


  • 上一个项目: 津关要塞-托托城

  • 下一个项目: 塞上江南-巴彦淖尔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11100 录入时间:2016/1/8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