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209是蒙新农通过抗性育种选择出来的品种,在通辽地区通过加密亲本密度人为制造逆境选育出来的双亲,经历了通辽地区的特殊气候环境,增加了抗倒伏能力和抗病虫能力,特别是通辽地区7月底到8月中旬,常年有大风暴雨,伴随着这些极端气候,通过多年逆境筛选,保证了MN209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是保障大田生产稳定、高效、低成本的关键技术,其重要性体现在“降风险、提效益、减负担、护生态”四个方面,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安全:
1. 抵御生物胁迫,降低减产风险。大田作物玉米常面临病虫害威胁,抗性育种可定向培育抗病虫害品种,从根本上减少危害:避免“毁灭性损失”: 减少“隐性损耗”:抗虫品种能避免害虫啃食导致的植株弱化、养分流失,保障作物正常生长,稳定结实率。
2. 耐受非生物胁迫,适应复杂环境。大田生产受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影响大,抗性育种可提升作物对逆境的耐受能力,扩大种植范围并应对极端天气:抗逆类型:包括抗旱、耐盐碱、耐高温、耐贫瘠等;实际价值:例如,在北方干旱地区,抗旱玉米品种可减少20%的灌溉用水,但仍保持稳产;耐盐碱品种能将盐碱地从“非耕地”转化为可种植田,拓展耕地资源。减少化学投入,降低生产成本与生态负担:抗性育种可显著减少化学产品使用;降成本:抗病虫害品种能减少2-3次农药喷施,每亩节省农药、人工成本50-100元;耐贫瘠品种可降低化肥用量,减少养分投入;护生态:减少农药残留对土壤、水源的污染,降低对有益生物(如蜜蜂、瓢虫)的杀伤,维护大田生态平衡,契合绿色农业需求。保障品质稳定,提升产品竞争力:病虫害或逆境胁迫不仅导致减产,还会破坏作物品质(如病虫害导致籽粒霉变、逆境导致蛋白质/淀粉含量下降);抗性品种在胁迫条件下仍能保持正常生理代谢,例如抗穗腐病玉米可避免籽粒带毒(如黄曲霉素),保障粮食品质安全;稳定的品质使农产品更易符合市场标准(如收购等级、加工需求),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收益。简化管理流程,适配规模化生产:现代大田多向规模化、机械化发展,抗性品种可降低管理复杂度;无需频繁监测病虫害、调整灌溉/施肥方案,减少人工干预;例如抗除草剂品种(如抗草甘膦大豆)可配合机械化除草,提升田间作业效率,适配大面积种植的管理需求。综上,抗性育种是大田生产从“被动应对风险”转向“主动抵御风险”的关键,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技术储备,也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