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世博会概况
世博会建筑
世博会纪实
内蒙古展馆
虚拟草原游
网上世博
世博影像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 虚拟草原游 >> 伊儿汗国
 
  

项目编号:
3116592016
项目名称:
伊儿汗国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伊儿汗国(Ilkhanate),1256–1335年,又译伊利汗国或伊尔汗国,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元朝西南宗藩国﹐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所建。旭烈兀及其继承者自称伊利汗。伊利﹐突厥语“从属”之意。 伊儿汗国的位置大约在今日中亚南部至西亚一带,首都最先在蔑剌哈(今伊朗的马腊格),后为大不里士和苏丹尼叶(今伊朗西北部)。
    元朝西北宗藩国﹐13世纪中叶至14世纪中叶统治波斯的蒙古汗国。成吉思汗第伊儿汗国版图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所建。旭烈兀及其继承者自称伊利汗。伊利(il)﹐突厥语“从属”之意。
    1221~1222年﹐成吉思汗在攻灭花剌子模的战争中﹐占领了波斯东部呼罗珊诸城。   
    1231年﹐窝阔台遣大将搠里蛮统诸部军三万西征﹐攻灭在波斯西部复国的花剌子模算端(Sul an﹐阿拉伯语“国王”之意)札阑丁﹐征服和招降了波斯大部分地区。其后﹐谷儿只(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鲁迷(小亚细亚的塞尔柱王朝)等国也先后归附蒙古。窝阔台命搠里蛮领所部军队镇戍波斯﹐并设置了管辖阿母河以西波斯各省的行政机构。   
    1251年蒙哥即位后﹐置阿母河等处行尚书省﹐以阿儿浑为行省长官﹐设治于呼罗珊的徒思城(今伊朗马什哈德附近)。   
    1252年﹐蒙哥遣同母弟旭烈兀分镇波斯﹐统兵征讨尚未降服的国家﹐以搠里蛮军和出征怯失迷儿(克什米尔)等处的蒙古军并隶旭烈兀﹐又命诸王各从所属军队中签发十分之二随从出征。   
    1256年﹐旭烈兀军攻灭盘踞 拶答而(今伊朗马赞德兰省)诸山城的“木剌夷国”(伊斯兰教亦思马因派势力。其它伊斯兰教徒称他们为mul idah﹐意即“异端者”)。1258年攻陷报达(伊拉克巴格达)﹐杀末代哈里发(Khalifat﹐伊斯兰教主的称号)﹐灭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国阿拔斯朝)   1259年﹐分兵三路﹐侵入叙利亚。次年春﹐旭烈兀得知蒙哥卒于四川﹐于是留先锋怯的不花继续征进﹐自率其余军队退回波斯。九月﹐怯的不花军在阿音札鲁特被密昔儿(埃及)算端忽秃思军击溃﹐蒙古所占叙利亚诸城尽失。   
    旭烈兀回波斯后﹐获悉忽必烈已经即大汗位﹐并与幼弟阿里不哥发生了汗位之争﹐遂不再东返蒙古。他向争位双方派出使者﹐表示拥护忽必烈为大汗﹐指责阿里不哥。元世祖忽必烈遣使传旨﹐将阿母河以西直到密昔儿边境的波斯国土和该地蒙古﹑大食军民划归旭烈兀统治。于是﹐原由大汗政府直接管辖的波斯地区﹐实际上成为旭烈兀的领地﹐从而建立了又一个汗国。其领土东起阿母河和印度河﹐西面包有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南抵波斯湾﹐北至高加索山。旭烈兀以蔑剌哈(今伊朗阿塞拜疆马腊格)为都城﹐设宰相以掌管全国政务﹐任命了各省长官﹐命长子阿八哈领汗国东部呼罗珊等省地。1262年﹐钦察汗国别儿哥汗为争夺旭烈兀控制下的阿塞拜疆地区﹐发兵来攻﹐双方激战两年多。别儿哥虽然退回﹐但此后两蒙古汗国经常为领土争端发生冲突。
编辑本段发展
  1265年旭烈兀卒﹐诸王﹑大臣奉阿八哈嗣位。阿八哈以未得大汗许可﹐只权摄国政﹐同时遣使报丧﹐于是忽必烈派使者持诏立他为汗。现存1279年阿八哈颁发的一张敕令上﹐盖有汉字“辅国安民之宝”方印﹐当是忽必烈颁赐给他的王印。阿八哈即位后﹐始定都于桃里寺(今伊朗阿塞拜疆大不里士)﹐以蔑剌哈为陪都。忽必烈大举攻宋﹐征工匠于阿八哈﹐回回炮手阿老瓦丁﹑亦思马因等入京应命﹐回回炮技术因而传入中国。   1282年阿八哈卒﹐弟贴古迭儿(又名阿合马)继立。   
    1284年﹐阿八哈子阿鲁浑声言其父尝受大汗册命﹐汗位应当属己﹐于是在权臣不花支持下起兵推翻其叔﹐并遣使入元奏报。忽必烈命他继承汗位﹐并授不花为丞相。在此之前﹐忽必烈遣孛罗丞相等出使伊利汗国。   
    1284年到达。孛罗在元朝历任要职﹐学识丰富﹐阿鲁浑将他留在汗廷参议政事。阿八哈﹑阿鲁浑父子为夺取叙利亚之地﹐采取与欧洲基督教国家结盟的政策﹐和拜占廷帝国结亲﹐并遣使赴罗马教廷及英﹑法等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1291年阿鲁浑卒﹐弟海合都(又名亦邻真朵儿只)继立。海合都挥霍无度﹐国库空虚﹐于是仿效元朝钞法﹐在孛罗丞相指导下印造发行交钞(见钞)﹐但行用未久即废。   
    1295年﹐权臣谋杀海合都﹐奉诸王拜都为汗﹐阿鲁浑子合赞起兵讨灭叛者﹐夺取汗位。合赞为取得当地封建主和穆斯林的支持﹐改信伊斯兰教﹐并定为国教。他的即位和改变宗教信仰﹐都得到元成宗铁穆耳的承认。   
    1298年﹐合赞遣使入朝﹐贡珠宝等物。蒙哥时﹐曾以彰德路为旭烈兀分地﹐这时﹐成宗即将旭烈兀分地历年应得岁赋赐合赞。现存1302年合赞致法国国王信上﹐钤用汉字“王府定国理民之宝”方印﹐当是元朝新颁给伊利汗的王印。合赞即位后﹐大力进行社会改革﹐制定新的土地﹑赋税﹑驿站﹑货币等制度﹐限制蒙古贵族﹑将校和官吏对人民的横征暴敛﹐使农业﹑工商业得到发展﹐财政收入增加。他还鼓励发展科学文化﹐在首都兴建天文台﹐设立学校﹐命宰相拉施都丁编纂《史集》。合赞通晓多种语言﹐对天文﹑医学和许多工艺都颇有知识﹐尤精通历史﹐被誉为贤君。他与密昔儿的马木路克王朝为争夺叙利亚多次发生战争﹐察合台汗国的笃哇汗乘机攻占伊利汗国东部的吐火罗(今阿富汗东北部)之地。   
    1304年合赞卒﹐弟合儿班答继立﹐号完者都汗﹐迁都于新建的孙丹尼牙(今伊朗阿塞拜疆苏丹尼耶)。合儿班答遵循其兄政策﹐仍用拉施都丁为宰相﹐继续发展经济﹑文化。拉施都丁除完成《史集》巨著外﹐还编纂了一部《伊利汗的中国科学宝藏》﹐介绍中国历代的医学成就。这时﹐元成宗与笃哇﹑察八儿达成和议﹐蒙古皇室的内争暂停﹐东西驿路畅通﹐伊利汗国和元朝的使节往来更加频繁。   
    1305年﹐合儿班答致信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宣告此事﹐信上钤用汉字“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方印。   
    1316年合儿班答卒﹐子不赛因嗣位﹐还都桃里寺。权臣出班有拥立之功﹐不赛因为他向元朝请封。   
    1324年泰定帝授出班“开府仪同三司﹑翊国公”﹐赐银印﹑金符。出班专擅国政﹐诸子皆居要职﹐与不赛因发生矛盾。不赛因杀其第三子﹐出班举兵叛﹐兵败被杀。经过这次内乱﹐国势削弱﹐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和国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同时迸发。
编辑本段灭亡
  1335年不赛因死后﹐伊利汗国迅速瓦解﹐权臣﹑统将各自拥立傀儡可汗﹐互相攻杀。   
    1355年﹐钦察汗国札尼别汗攻入桃里寺﹐杀操纵朝政的出班后人﹐伊利汗努失儿完不知所终。在纷乱中﹐一些地方贵族也乘机独立﹐形成割据局面。据有报达的蒙古贵族哈散(札剌亦儿氏)于1340年自立为汗。   
     1358年﹐其子兀洼思汗兼并阿塞拜疆等省地﹐移都于桃里寺﹐史称札剌亦儿朝。   
     14世纪末被帖木儿帝国所灭。
 
  伊利汗国的君主们都住在帖必力思附近的兀章,夏天移居阿剌答黑,冬季住报达(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旭烈兀被册封为伊利汗后,承认忽必烈的宗主权,而自己有权处理伊利汗国内部的一切政务,并向各地委派了官吏。旭烈兀汗把伊拉克、呼罗珊一带(今阿姆河以南,兴都库什山脉以北地区)至阿姆河口的土地赐给了其长子阿八哈汗;高加索地区赐给了第三个儿子玉疏木忒。将迪牙儿剌必阿(叙利亚边界处)直到幼发拉底河边的土地,交给异密图答温管理;同时把鲁木地区交给木因丁·彼尔瓦捏,帖必力思交给篾力撒都剌丁,起尔曼交给图儿坚哈敦(王后),法儿思交给异密汪吉阳管理。任命马合谋·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作者)为撒希卜-底万(宰相兼财政大臣),使其全权决定、主宰、安排和掌握国事(拉施特《史集》)。   
    按照贯例,伊利汗国的最高法官应由伊儿汗的后裔担任,再由他任命各级司法官员,但在伊拉克例外,因为报达有自己的最高法官,可有权任命各级司法官员。   
    伊利汗国的军事制度,仍沿用蒙古的万户、千户、百户、什户制。军队的最高统帅权由四人共同掌握,但这四名成员须由兀马剌·兀鲁思中地位最高的人种,即伯列儿伯人组成。只有兀马剌·兀鲁思才能制定军规,颁布军令。   
    伊利汗国出产桑蚕和羊毛,是生产珍贵纺织品的国家,如提花锦缎、绫织品、天鹅绒、地毯等都闻名于世。乞失和兀满,是两个珍珠产地。在沙班葛剌地区出产牛黄,这在当时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解毒药,它具有吸收动物身上或植物体内各种毒素的特性。帖必力思是汗国的政治中心,世界各地的商人可到此经商。在伊利汗国,华丽的建筑艺术特别引人注目,如星期五清真寺、祈祷堂、教堂学校、寺院和旅店以及医院、慈善机构和许多用于宗教和福利事业的建筑物都是令人惊叹的"(乌马里《眼历诸国记》)。   
    旭烈兀汗重视科学文化的发展,曾在篾剌哈建造了天文台。在阿剌答黑建造了宫殿,在各地修建了教堂。   
    1265年二月,旭烈兀汗去世。阿八哈汗即位后,向全国各地委派了官吏,命志费尼继续担任宰相职务,阿儿浑-阿全主管各地包税制;规定凡旭烈兀汗制定的一切法律和他所颁布的各种诏令,都要坚决遵守和履行,严禁更改歪曲。阿八哈汗还击败了来自察合台汗国八剌及来自钦察(金帐)汗国忙哥-帖木儿的侵扰,使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合赞汗统治时期,是伊利汗国的最强盛时期。合赞汗是阿鲁浑汗(1284-1291年在位)的儿子,曾任过呼罗珊的都督。他即位后,对外战胜了埃及、叙利亚,同英国、法国和罗马教廷建立了使节来往关系;对内进行改革,进一步发展了文化科学事业。   
    在旭烈兀、阿八哈、阿鲁浑任大汗时,原伊朗的贵族们从蒙古统治者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权利,相反地,他们的土地被全部没收,变成国有土地,掌握在蒙古统治者手中。只有忠实效劳于伊儿汗的少数伊朗贵族,才能得到一定的特权。如,志费尼年收入可达3000底纳儿。由于蒙古统治者对当地伊朗农民的过分剥削使得他们四处逃亡,大片土地处于荒芜状态。即使蒙古统治者采取了一些缓和措施,迫使农民归乡务农,仍无效果,逃亡人数有增无减。这种局面严重地影响着国库收入和社会秩序。   为维护蒙古统治者的权势,合赞汗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任命伊斯兰教徒拉施特为首相,由他负责改革的任务。拉施特在合赞汗的支持下,首先废除了税课预支制。合赞汗规定收取税额须直接由汗庭派出官员到各州,不准各州长官支配税额。各州派有书记官一人,负责调查和登记州内财产。税收种类分货币税和实物税两种,并造册登记。在帖必力思附近建有档案库一座,储藏诸州、县的《脱册》,州内存有副本。为防止收税中出现营私,把盖上金印的收税单发给各州,收税官凭此种税单征税,除《税册》中规定的数额以外,不得擅自多征,多征者处死。如果书记官擅自多开一张收税单,批准者将被处死,而书写者将被砍掉手臂。规定征收现金,不准收税官以物代交;收税人不得接受馈赠。废除《税册》之外的一切摊派,对信仰伊斯兰教的法官、学者和阿里的后裔,不准征收课税和"忽卜出儿,不得摊派驿役。   
    合赞汗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规定:在度量单位上实行严格的制度,使得所有各地的度量单位统一,做到各州各村的市场上没有不同的重量单位。他下令全汗国的金银钱币和货物的重量单位,谷物度量单位和长度单位,都须与帖必力思的度量衡单位相一致。委派工匠法黑剌丁和呼罗珊人别哈丁制作了全国通用的度量衡器具,并盖上他们的印戳,凡使用没有印记的度量衡者或伪造假印者,均被处死。   
    发展农业生产是合赞汗改革的又一重要措施。他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第一年免税,第二年根据河渠远近与垦殖难易,分别免税三分之一、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允许拨出一部分税额,购买耕牛、种子和农具分给无力耕种者。为解决灌溉问题,合赞汗主张开凿灌溉渠,其中一条被命名为合赞汗(在希剌州)。该渠利用幼发拉底河的河水,灌溉了无水荒漠的怯儿别剌,使其变成为富庶的农业区,粮食的年收获量约10万塔合儿。为使荒芜的大片农田得以恢复,合赞汗下令:凡能修整和耕种已荒芜的农田者,将获得地产权,并能世袭相传,具有转让权;在税额上实行优惠。其结果,使农业得到进一步恢复,农民生活有了保障。在高加索地区,种植了大量果树、蔬菜及青草等。   
    蒙古人组成的军队是合赞汗统治伊利汗国的支柱,但长期以来,驻守在各州的军队得不到汗庭拨给的数额。为能保障军需供应,对军队实行了采邑制。采邑制是从各地区登记册和税册中的封地、草原、耕地及荒地中,拨出一部分靠近军队适合军队耕种的部分,按照千人一伍分地发出去,军队对所得部分享有所有权。政府规定:
    (1)采邑中的农民依旧从事农耕,按《税册》规定的税额交给军队;军卒亦从事耕作,有属于中央的土地及采邑范围内的荒地、牧场内的土地,其余荒地由俘虏、奴隶耕种,如荒地已有人开恳耕种,可将收获物的十分之一交给主人,改由俘虏或仆人耕种。
    (2)实行采邑制之前,逃走达30年,而且未登记入册的农民须立即返回故土,任何一个采邑州不准收留其他州的农民,农民不准转迁到其他村落。军队只能获得税收,无权摊派任何劳役。
    (3)军队不得随意侵占邻近村庄的土地,不能断水源和限制农民放牧。
    (4)享受采邑的军卒,每年需向国库交纳50曼的谷物。(5)获得采邑地的军卒要按其名登记入册,如使土地荒芜须受到惩处,随意出卖或转让则处死刑。   
    享受采邑的军卒,平时劳动生产,战时出征打仗。   
    蒙古帝国内部的纷争和战争,使许多蒙古青年被沦为当地阿拉伯人的奴仆,大大降低了蒙古军队在人们心中的威望。为此,合赞汗下令,凡是被卖出的蒙古族青年,必须用现金赎回,以为汗王效力。这样,在两年之内赎回了近1万人,组成御林军,派孛罗丞相担任万夫长。   
    合赞汗是个知识比较渊博的人,懂得蒙古、阿拉伯、波斯、印度、喀什米尔、藏、汉、富浪(法兰西)等多种语言,并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据拉施特《史集》说,在蒙古,对历史知识的了解,除孛罗丞相外,无他人能与之相比。合赞汗对医学和天文学亦有较深的造诣,他了解阿拉伯人、汉人、蒙古人的医疗方法,而且熟悉一些药物的品种及性能。在天文学方面,他曾多次到篾剌合天文台了解情况,并下令在帖必力思阿卜瓦卜-必儿的天文台附近建造放有测绘仪器的拱顶建筑物。   
    合赞汗鼓励蒙古人从事手工业生产。在他统治时期,各城市和各州都出现了蒙古工匠,可以制做弓箭、箭筒、马刀等军用武器。合赞汗还组织制定出了严密的法律。其中,明确规定法官的职责和权力。处理、判决一切事情,均按法律行施。合赞汗的大改革,使波斯和阿拉伯地区的农业和工商业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 上一个项目: 窝阔台汗国

  • 下一个项目: 忽必烈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23617 录入时间:2011/3/1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