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中国首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二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七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八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九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一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第十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百家论坛 >> 中国首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 组织机构 >> 中国·额济纳·大型实景音乐剧《阿拉腾陶来》
 
  

项目编号:
2281782116
项目名称:
中国·额济纳·大型实景音乐剧《阿拉腾陶来》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中国·额济纳·大型实景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于9月27日晚在额济纳旗首演。辽宁省政协主席岳福洪,黑龙江省人大办公厅主任孙启文,自治区副主席布小林,盟委委员、纪检委书记喇军,副盟长田德志及旗四大班子领导与上千名观众一同观看了演出。

    该剧定为《阿拉腾陶来》因享誉全国的著名景观—额济纳胡杨而得名,借用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之传说,将舞台置于胡杨林的自然景观之中,以童话的戏剧手段,让胡杨林中的胡杨爷爷、胡杨妈妈和小胡杨讲述三千年中的三个故事为主要戏剧情节,以额济纳为地理坐标,以长寿的胡杨树为时间轴向,从汉代、清代讲到1958年,再现了发生在额济纳大地上张骞出使西域、土尔扈特蒙古族万里东归和为支持国防建设额济纳三易旗府的历史,表现了额济纳大地上自古传承至今的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情怀。

    中国·额济纳·大型实景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由三幕构成:第一幕,三千岁的胡杨爷爷向胡杨妈妈和胡杨娃娃讲述了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乌孙国的过程。剧中,以边疆人民共同抗击北方强大匈奴为线索,展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打开眼界,与西域各国友好交往的故事,也是第一次让西方了解到汉朝的开放胸襟,先进的科技,优美灿烂的诗篇,第一次向东方古国引入了西域的葡萄、苜蓿、胡萝卜、汗血宝马、乐器和舞蹈艺术;第二幕,胡杨妈妈讲述了新旧两部土尔扈特蒙古族东归的故事。剧中,阿拉布珠尔不远万里东归祖国,成为东归的先行者,清朝使团与阿玉奇汗接洽,最终完成第二次东归的故事。第三幕,胡杨娃娃以国防基地建设为线索,讲述了额济纳人民牺牲肥美牧场,迁陡他乡,基地建设成就和神舟系列载人航天的故事。
据内蒙古著名编剧克明介绍:“剧中采撷三个千年历史阶段中的三个闪光片段,主题鲜明、寓意深刻。整场剧目展现了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情怀。并借用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之说,将演出的舞台置于胡杨林的自然景观之中,以童话的戏剧手段,以额济纳为地理坐标,以长寿的胡杨树为时间轴向,从汉代、清代讲到新千年。”

    该剧由草原文化基金会和额济纳旗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借助胡杨这一品牌,采取商业运营的模式,打造文化精品,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关于文艺面向基层服务的一次大胆尝试,对促进额济纳旗旅游业向纵深发展,提升额济纳旅游业形象起到积极作用。
 


  • 上一个项目: 精彩剧照十四

  • 下一个项目: 精彩剧照一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23341 录入时间:2011/2/28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