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中国首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二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七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八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九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一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第十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百家论坛 >> 中国第二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 投稿论文 >> 内蒙古草原文化区域分布研究 (呼日勒沙教授)
 
  

项目编号:
3251645016
项目名称:
内蒙古草原文化区域分布研究 (呼日勒沙教授)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内蒙古草原文化区域分布研究

 

呼日勒沙(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教授)
  
 
 

摘 要:草原文化划分依据是生态环境依据、族群、民族、部落聚居区依据、行政区域依据。草原文化区域划分原则是相对一致性的原则、突出重点原则、模糊性原则。内蒙古草原文化区域分布为呼伦贝尔草原文化区、科尔沁草原文化区、锡林郭勒草原文化区、鄂尔多斯草原文化区和阿拉善草原文化区。
关键词:草原文化 区域文化 划分依据、原则 内蒙古草原文化分布

一、草原文化区域划分依据

  文化的特征是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生态的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的内涵和特征。自然环境对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文化、心里特征产生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着地域环境特征,决定着地域文化的形成。
  蒙古高原的辽阔的温带草原是古代北方民族游牧型经济文化的发源地。在天然草场上逐水草而居的游猎、游牧经济形式,发展到近现代逐步形成为中部地区的游牧经济文化,东部、西部地区农业与牧业结合的半农半牧复合型经济文化。
  区域文化与特定的自然区域、行政区域、经济区域、方言区域有一定关系。我们以自然生态环境,族群民族、部落聚居区,方言、土语区,行政区为主要依据,划分为近现代草原文化分布区域。
  1.生态环境依据
  在人类学中,环境被用于解释文化的起源和变化,至少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环境决定论、环境可能论和生态学的观点与方法。近年来,生态学观点已取代其他两者,并且在今天已成为人类学解释的最流行的方法之一。20世纪20年代人类学家丁•斯图尔德提出文化生态学方法。他的贡献在于认识到环境和文化是不分离的,而是包含着“辩证的相互作用……或谓反馈或互为因果性”(长普兰和曼内斯1972)。斯图尔德的目的是“解释那些具有不同地方特色对独特的文化形貌和模式的起源”(1955)。他的方法要求对地域群的详细研究首先必须对其环境进行生态学概述(瓦达和拉帕波特、1968)。(1)这些论点推动了当前人类学的生态学研究,人类学家越来越重视以生态环境划分文化区。
  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区域与自然地理所划分的区域尽可能保持一致,以便保证所研究的对象区域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因此,历史地理研究的区域设定应以自然地理区划作为基本构架,这是历史地理区划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一原则也有其历史客观基础。事实上,无论是当今还是历史时期的政治区、经济区、文化区等人文地理现象的区域分异,无不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有着或强或弱的因果关系。(2)我们认为在小的地域范围内行政区划大致与自然区域相适应。
  董欣宾、郑奇以1、温度、湿度、气候区;2、植被、自然景观;3、生境—生命体—社会文化系统等因果链进行层层深入剖析了食物链与生物形态;摄食方式与社会形态;饮食营养与意识形态等三级关系。称:生物环境必然地决定了人类食物的种类,决定了人类的获食方式。这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因为生命繁衍的动因是新陈代谢。
  自然地理学已为我们论证了食物链与生物形态的关系,人类学也为我们论证了摄食方式与社会形态的关系,我们要进一步论证的是生态环境、饮食资源与文化意识形态的关系。(3)地理生态环境的不同促使人类生产活动形式的差异化。
  2.族群、民族、部落聚居区依据
  由于地理生态环境特点的不同和演变,人们也就分化成许多不同的种族和人群。族群性是民俗在民族或集体群落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中发展的结果。在未出现现代民族之前,古代民族和比他们更古老的氏族、部族就已经有了本民族和本氏族、部落的特有民俗文化。(4)
  科西纳是第一个用考古学文化来研究区域文化历史的人。他提出“文化群即民族群,文化区即民族区”,因此文化的差异就反映了民族的差异。(5)
  民族聚居区域也常常成为设定历史地理研究区域的依据。民族区域具有重大的地理因素,尤其是处于较落后发展阶段的民族的聚居区域更是与具有一定特征的自然地理区域相吻合,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相对局限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下。但是,由于我国民族的复杂性,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不断迁移、融合、分化,逐步形成了我国各民族杂居混处的现状,从而给界定民族区域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当然,在杂居混处的总布局下,也存在着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域,但又因为历史文献资料的缺乏,难以对这些聚居区域作出历史的考察。因此,虽然民族区域作为历史地理的一种研究对象区,较之前两者,具备更为坚实的历史文化乃至自然地理基础,但在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6)
  人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每个人都属于一定的民族和部落。我们是以民族、部落的聚居区域和民族语言、方言、土言区域为依据划分近现代草原文化区域的。民族语言、方言、土言有浓厚的地方特点,能体现地域文化。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后,沿用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传统的社会组织一千户制为社会基本的军事、行政单位,把大批原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蒙古语族、突厥语族、满通语族原始部落人口分编在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各千户中,部落血缘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被沿袭。
  在历史进程中,生态环境地缘境域文化内部也形成了若干血缘境域的民族、部落文化。所以我们在各区域文化的构成中重点论述了民族、部落文化。
  3.行政区域依据
  地域文化(Regional culture)或“区域文化”是以广义的文化领域即文化区域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其“地域”(Region)概念通常是历史行政区域的沿袭或俗成的文化范畴以及对文化界分的标志。
  行政区是历史地理研究中区域设定的又一依据。具体标准有两种情况:一是历史政区;二是现行行政区。我国现行行政区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而形成的,既与自然地理区域有着密切关系。
  达延汗的分封制度对内蒙古各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形成了漠南、漠北诸部,并成为清代在蒙古地区设立盟旗的基础。1510年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以后,为了加强蒙古黄金家族的统治,在蒙古左右翼诸部基础上建立了左翼察哈尔、喀尔喀、兀良哈和右翼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等六万户,并把自己的子孙分封于兀良哈以外的其他五万户之上,由大汗统领以察哈尔为中心的左翼三万户,大汗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明译赛那剌)吉囊统辖以鄂尔多斯为中心的右翼三万户。达延汗分封诸子,建立六万户时,哈撒儿、别里古台、合赤温家族统领的东蒙古科尔沁、阿巴噶、翁牛特部立于大汗直辖的六万户之外,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万户。
  清朝统治者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战争,在征服东、西蒙古各部以后,对蒙古实行分而治之。清朝对蒙古各部采取或按地域,或以归附先后为序将蒙古各部划为内属蒙古和外藩蒙古。外藩蒙古又分为内外扎萨克蒙古,设立盟旗制度。旗于旗之间划分旗界,不得私自越旗放牧。各部游牧范围从此固定下来,为近现代草原区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草原文化区域划分原则

  我们在草原文化区域分布研究中坚持相对一致性的原则、突出重点原则、模糊性原则。
  1.相对一致性的原则
  区域居住人群及其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方言、风俗等文化现象都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并且往往能够维持相对的独立性、同一性。在草原文化区域划分中求大同存小异——区域文化统一一致是相对的。区域文化特征也是相对的原则。就草原文化的特征而言,各区域文化的特点区别是相对的。
  2.突出重点原则
  在区域文化的综合分析中突出重点的原则是指考虑区域文化的完整性和重点性。在设定研究区域时,应注意保持区域的完整性。完整是区域在历史与地理两方面的统一。苏联历史地理学家B.C.热库林曾经指出:“区域的完整性提供了将所获得的结论与其他时期的资料进行比较的可能性。历史学家的许多奠基性著作由于研究区域的不一致,就难于和地理学对象的现代研究作比较。……应当建议研究地理学对象发展全过程的历史地理学家从工作一开始就确定所研究区域的界线。”(7)
  重点性原则是在区域文化各要素中抓住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即民族语言、方言、土语等因素作为划分的主要依据的原则。
  3.模糊性原则
  区域文化的划分界线具有模糊性。区域文化根基于乡土文化。区域文化的界限不明、领域模糊。区域文化是以具有历史意义的习惯性名称、当地居民脑海里的故乡意识、乡土感情的形式存在并为他者承认。人们主观的地域区分或借着地域界限来表达的“自己”和“他者”之别。满足人们对自身历史的自我认知的要求。乡土的地域结缘具有一定的弹性,文化的统一性较弱,主要扎根于民众文化。
  H•J德伯里说:这种区域称为感觉区——可以感觉到其存在的区域,这些区域也被作为一般区及乡土区为人所知。感觉区并没有一条清晰可见的边界线。感觉区概括了民间文化和流行文化、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实际上,它是在所有层次上都能研究的一种思想。它不仅包括天然景观和环境,也包括文化景观和社会环境。(8)
  人的可移动性和古代北方民族的兴衰交替的复杂性和混合居住性,确定文化区域界线具有模糊性。因此草原文化区域分布划分具有宽阔的过渡地带。
  吴于廑在《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中把古代世界史分为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把游牧世界称为“亚洲大陆游牧世界”,在区域划分上称游牧世界偏北,农耕世界偏南,并解释从农耕世界形成国家以后,在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接壤地区,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不可逾越的界线。古代国家的疆界,去中心越远越模糊,不能用近代的有精密地图为据的国界线的概念去看古代国家的疆界。总有一个两方面都可出入的,两不相属而又两皆相属的所谓边界。边界对于古代国家,是一个沿其领域而延伸的狭长的面的概念。(9)我们坚持以上三个原则以外还考虑了兼顾历史与现实的原则。草原文化是一个开放性体系。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草原文化研究和区域文化研究应该在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接受外来新文化、革新传统文化方面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三、内蒙古草原文化区域分布

  内蒙古草原是指内蒙古自治区及其周边一些地区的草原。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疆,地处北纬37°24′~53°23′;东经97°12′~126°4′,南北最宽处约1700公里,东西直线长达2400多公里,土地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其东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相连,西和甘肃省为邻,南部和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壤,北部和东部分别与蒙古国、俄罗斯交界,国境线长达4200公里。海拔高度为900~1300米。(10)
  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居延海畔,绵延4000多公里,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草地面积达78.6万平方公里,约占自治区面积的66.4%。
  内蒙古草原浩瀚辽阔,地跨东北、华北、西北,拥有多种类型的草原生态环境。我们以生态环境、族群、民族、部落聚居区、行政区域等为依据把内蒙古草原文化划分为呼伦贝尔草原文化区、科尔沁草原文化区、锡林郭勒草原文化区、鄂尔多斯草原文化区、阿拉善草原文化区等五个区域。
  1.呼伦贝尔草原文化区
  呼伦贝尔草原文化区在呼伦贝尔市境内。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介于嫩江和额尔古纳河之间,由于大兴安岭横贯全盟中部,使全盟分为岭东、岭西两部分。
  呼伦贝尔市地理位置处于北纬47°05′—53°20′;东经115°31′—126°04′
  全境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为253,355平方公里(折合3.8亿亩)。
  呼伦贝尔市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全盟国境线长达1,685.8公里。除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接壤外,北部与西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为邻,西部与西南同蒙古国毗连,南部则与兴安盟交界。(11)
  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伊敏河以东地区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上,山前丘陵区300~350毫米,山区高达450毫米;伊敏河以西少于300毫米,至新巴尔虎右旗南部减至250毫米以下,与降水量变化相适应的草地经向变化明显,从东部由大兴安岭西坡的林缘草甸过渡到以杂类草及丛生禾草、部分地区以根茎禾草为主的草甸草原,往西则是以旱生丛生植物为主的典型草原。(12)
  天然草场总面积1.49亿亩(包括林间草场),占全盟土地总面积的39.89%,占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总面积的11.4%。其中牧业四旗草场面积为1.08亿亩,占全盟草场面积的72.1%。(13)
  呼伦贝尔草原分别属于嫩江水系、额尔古纳河水系和呼伦湖水系,三大水系流域面积占全盟面积的80%以上。
  呼伦贝尔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生息之地,是蒙古族发祥地之一,草原广阔、平坦、景色秀美。具有“草原文化的发祥地、马背文化的摇篮”的美誉和历史地位。(14)
  呼伦贝尔草原是借助呼伦、贝尔两大湖而得名。
  呼伦贝尔草原文化历史悠久。历史学家翦伯赞曾这样称誉呼伦贝尔草原:“呼伦贝尔不仅现在是内蒙的一个最好的牧场,自古以来就是最好的草原。这个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民族,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渡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呼伦贝尔草原不仅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而且是他们的武库、粮仓和练兵场。他们利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繁殖自己的民族,武装自己的军队,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征服内蒙中部和西部的诸部落或更广大的世界,展开他们的历史性活动。”(15)
  在二、三万年前,古人类—扎赉诺尔人就在呼伦湖一带繁衍生息,创造了呼伦贝尔的原始文化。
  自公元前200年左右(西汉时期)至清朝的2000多年的时间里,呼伦贝尔草原孕育了中国北方诸多的游牧民族,被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历史摇篮”。(16)东胡、匈奴、鲜卑、室韦、契丹、女真、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诸多民族共同创造了呼伦贝尔草原文化。
  呼伦贝尔市辖新巴尔虎右、新巴尔虎左、陈巴尔虎、鄂温克、额尔古纳右、额尔古纳左、鄂伦春、莫力达瓦、阿荣以及海拉尔、满洲里、牙克石、扎兰屯等十三个旗、市。呼伦贝尔草原上居住着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有蒙古、达斡尔、满、回、鄂温克,朝鲜、鄂伦春等七个民族。
  呼伦贝尔草原是蒙古族的发祥地。早在新旧唐书中就记载了蒙古人的先民“蒙兀室韦”在额尔古纳河东岸密林中的活动。至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以后,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自明末清初,随着乌拉特部、科尔沁部、四子部、茂明安部蒙古迁出呼伦贝尔草原后,在呼伦贝尔地区游牧并稳定下来的蒙古族主要有:
  巴尔虎部、布利亚特部等。巴尔虎部又分陈巴尔虎和新巴尔虎两部。陈巴尔虎部是公元1732年从大兴安岭东麓布特哈迁入的;新巴尔虎部是1734年从喀尔咯蒙古(蒙古国)的东臣汗部迁来的。
  布利亚特蒙古部是1917—1929年从苏联境内迁来,还有厄鲁特蒙古部是从新疆迁来。此外,全国解放前后,从辽宁、赤峰市、哲里木盟、兴安盟等地又有科尔沁部和喀喇沁部蒙古自行迁入。
  鄂温克族的祖先原居住在贝加尔湖东北部和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带的山林中,以后逐渐向下游迁徙。过去,曾分别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1957年底正式定名为鄂温克族。
  “鄂伦春”,意为“山岭上的人”。呼伦贝尔市的鄂伦春族约占全国鄂伦春族总人口的近半数。他们世代都游猎在大小兴安岭的密林中,带有深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
  达斡尔族以农为主,但也从事畜牧业并擅长狩猎、排木、采集等副业生产。呼伦贝尔市达斡尔族占全国达斡尔族人口的60%。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族人多通晓蒙古文和汉文。具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知识分子较多。据研究,达斡尔族可能是辽代契丹缝族的后裔。(17)
  呼伦贝尔草原是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传统曲棍球竞技及桦树皮制作技艺传承的地区。
  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为主的诸多民族为创造灿烂的呼伦贝尔草原文化做出了贡献。
  2、科尔沁草原文化区
  科尔沁草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地处北纬41°41′40″~47°39′20″;东经116°21′30″~123°43′00″之间。南北跨纬度5°57′40″,最长处约560公里;东西跨经度7°21′30″,宽约580公里。东部为松嫩草地,北与呼伦贝尔为邻,西与锡林郭勒盟和蒙古国接壤,南靠辽宁、河北两省、土地总面积186100平方公里。
  科尔沁地区地势中部高,东西低,海拔在100~1700米之间。西北部为乌拉盖高原,北中部为大兴安岭山地、浅山与丘陵,东部为嫩辽平原,南部为西辽河、新开河冲积平原和坨甸地,西南隅为黄土丘陵。本区为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春季多风干旱,夏季雨水集中,秋季凉爽短促,冬季漫长干冷。气温南北不同,西北部温凉,北部温暖,南部温热。本区年降水量在内蒙古自治区是比较多的地区,仅次于呼伦贝尔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350~450毫米,只有西北部与中部在350毫米以下。降水多集中在6~9月,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18)
  科尔沁草地共分五个草地类型:即温性草甸草原类、温性典型草原类、低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和沼泽类。
  西辽河—嫩江西岸平原与老哈河—教来河中上游丘陵台地,位于大兴安岭南段山地的东南部,北至绰尔河中游地段,南接燕山山系的七老图山和努尔虎山,属松辽平原的西缘和燕山山脉的余脉。
  科尔沁草地水系发达,河网密集,水源丰沛。主要有嫩江、西辽河两大水系,除个别洼地形成的内陆水系如公格尔河、胜利河外,其他大部分河流属外流水系。
  西辽河流域,全部在赤峰市和通辽市境内。赤峰市在流域的上游,为各大支流的发源地。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教来河为本区的三大水系。乌力吉木伦河尾端进入扎鲁特旗坨甸区时,河床已不明显,尾水自行消失,故可视为一独立水系。在各大支流中,以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的流域面积最大,面积为54073平方公里。(19)
  考古界的研究证明距今八千年前,这里首先出现了以兴隆洼文化为代表的原始农业,此后又涌现出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以及夏家店下层文化等不同类型的原始农业文化。距今3500~3000年左右,这一地区发达的原始农业文化被以夏家店上层文化为代表的畜牧业文化所取代,自此历经周秦汉唐,近两千年内西辽河流域一派草原风光,乌桓、鲜卑先后在这里设置了牧场。公元10~13世纪之间,西辽河流域再度进入农业开发期,这一时期在这里从事农耕的是来自中原与渤海国的战争移民,推动农业开发进程的却是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继辽之后,金王朝的建立者女真人继续鼓励农业生产,辽金两代共同完成了西辽河流域第二次农业开发。13世纪,蒙古人的铁骑如同蒙古高原的风暴,迅速席卷了女真人的领地,并将西辽河流域的农田转为牧场,从元至明二三百年间,蒙古人的畜群在牧场上随阳而迁,逐水草放牧。入清以来,国家虽原则上维持蒙古牧地不变,康熙、雍正与同治、道光年间的两度放垦,直接导致大片牧地转为农田,从此,西辽河流域进入第三次全面农业开发期,并从那时一直延续到今天。(20)
  科尔沁草原之称是由蒙古族部落而演生的。当明洪熙(1425年)时成吉思汗的弟弟哈布图哈萨尔之十四世孙奎蒙克塔斯哈剌率科尔沁部东走 嫩江,以嫩江流域为其游牧地形成了嫩科尔沁部。科尔沁草原的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北依大兴安岭,东近黑水白山,享松辽两大水系之利,握松辽两大平原之优,间含山地、丘陵、坨沼,平原,河流纵横,湖泊棋布,雨量充沛,气候适宜。
  通辽市地处松辽平原西南端、西辽河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大兴安岭山脉和燕山山脉的交汇处,是东北、华北相连的重要接合部和交通枢纽。通辽市素有“内蒙古粮仓”之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同时,还是国家畜牧业生产基地。
  赤峰市属于我国东北和华北的过渡区域, 地处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
  科尔沁地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也是全国蒙古族最集中的地区,具有发展农牧林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油、糖、林业和畜牧业生产基地。科尔沁草地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兴安盟的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浩特市、科尔沁右翼中旗;通辽市的科尔沁左翼中旗、扎鲁特旗、库伦旗、奈曼旗、科尔沁左翼后旗、通辽县、通辽市和赤峰市的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敖汉旗共17个旗(县)、2个市。
  科尔沁草原是蒙古族四胡音乐,安代舞,乌力格尔传承的地区。
  科尔沁草原文化是以蒙古族的科尔沁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巴林部等部落的传统文化构成的复合型、多元性、开放性特点的地域文化。
  3.锡林郭勒草原文化区
  锡林郭勒草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东,阴山山地以北,大兴安岭山地以西,地理座标东经111°09′~119°58′,北纬41°35′~46°46′。东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相接,西与乌兰察布盟毗连,南邻河北省,北与蒙古国接壤,中蒙边界线长约1100公里。
  锡林郭勒草原是一个以高平原为主体的,兼有多种地貌单元组成的草地区。全境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度900~1300米,最高达1900米。
  锡林郭勒草原属地带性植被草原。除了草原植被以外,还分布有草原化荒漠和半隐域性的沙漠植被、草甸、沼泽等类型。
  锡林郭勒地区河流分属乌拉盖河、白音河与滦河三个水系。 乌拉盖河水系,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最大的内陆河水系之一。流域面积3.74万平方公里,其干、支流的上游河段两岸,是本地区山地草甸、草甸草原的集中分布区,草群茂密。
  白音河水系流域面积0.8万平方公里,是本区西部重要的内陆水系。流域内的草地以典型草原为主,其中沙地植被占有较大的比重。因多充作夏季牧场利用,沿岸草地退化严重。(21)
  锡林郭勒草原,按土壤植被可分为三个草原区,一个沙地区:
  东部草甸草原区,处于草原向森林过渡的地段。气候湿润,河流纵横,牧草繁茂,天然植被保存完整,以草甸草原为主体。面积3590万亩,为锡林郭勒盟草原植被面积的17%。分布在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市、正蓝旗和多伦县五地的东部。这里是闻名遐迩的乌珠穆沁牛、乌珠穆沁马、乌珠穆沁羊的发源地。
  锡林郭勒草原的主体——中部典型草原区。分布在东、西乌珠沁旗、锡林浩特市、正蓝旗及多伦县五地西部,苏尼特左、右旗东部。阿巴嘎旗、镶黄旗、正镶白旗、太仆寺旗,面积13400万亩,占草原植被面积的63%。
  享誉京城的苏尼特羊的产地——西部半荒漠草原区。分布在苏尼特左旗及苏尼特右旗西半部、二连浩特市,面积4243万亩,占全盟草原植被面积的20%。
  草茂水盛好地方——浑善达克沙区。分布于多伦县、正蓝旗、正镶白旗北部,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南部,苏尼特右旗中、东部,面积3777万亩,占锡林郭勒盟草地面积的12.78%,75%为固定沙丘。
  锡林郭勒自古就是各民族生息繁衍的热土。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锡林郭勒大草原曾是东胡、突厥、鲜卑、高车、契丹等民族狩猎、游牧的地方。战国后期,这里是匈奴部落联盟的属地。秦朝时期,南部属上谷郡北境,西南一带归渔阳郡。西汉时,由匈奴单于庭直辖,东部地区为乌桓族辖地,南部隶属幽州。到东汉,这里又并入鲜卑部落。以后,直到忽必烈继承汗位,在正蓝旗境内修建了上都城,这片草原才随同元朝帝国的兴盛而名扬四海。明朝初年,在今锡林郭勒盟的南部设开平卫。
  锡林郭勒盟(包括原察哈尔盟)的形成,始于17世纪中叶。随着皇太极对林丹汗战争的胜利,后金逐步控制了这片草原。清朝建立后,设了锡林郭勒盟。(22)
  锡林郭勒草原文化区包括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正蓝旗、正镶白旗、镶黄旗、太仆寺旗、多伦县、锡林浩特市和二连浩特市,乌兰察布盟的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化德县、商都县。
  锡林郭勒草原是蒙古族博克等竞技传承的地区。
  锡林郭勒草原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汉、回、满、达翰尔、鄂伦春、鄂温克等众多民族聚居区。蒙古族的察哈尔、乌珠穆沁、阿巴嘎、苏尼特等部落的传统文化表现着锡林郭勒草原文化区的特色。辽阔的锡林郭勒草原,还保存着原生的游牧部落景观。
  4.鄂尔多斯草原文化区
  鄂尔多斯草原文化区包括鄂尔多斯草原、河套土默特平原,阴山山地草原,乌兰察布草原,巴彦淖尔草原。
  鄂尔多斯高原三面濒临黄河,南与晋陕黄土高原相接,介于阴山、贺兰山与长城之间。内部差异较小,从南、北缓缓向中部隆起,在北纬40°附近形成“脊梁”,并向东微微倾斜,即东部为黄土丘陵区,东南部为黄河支流谷地,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西部桌子山一带地势较高峻。海拔高度一般在14501550米左右。桌子山的主峰高达2149米,为鄂尔多斯的最高点。本区大致以东经110°的达拉特旗——东胜——阿腾席连镇一线为界分为东西两部。西部属于内陆河流域,干燥剥蚀作用占优势,风沙地貌比较发育,沙丘广泛分布。东部为外流区,流水的侵蚀作用占优势,加之疏松的地层结构,促使着现代侵蚀作用强烈进行,过境黄河流域径760公里,流域面积达6万平方公里,年平均过境水量315亿立方米。
  河套——土默特平原介于阴山山地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是一个东西走向的沉降盆地构造、后由黄河及其支流沉积物充填而成为湖积——冲积平原。习惯上把西山咀以西,巴彦高勒镇以东称为河套平原,海拔1100米左右,东西长170公里,南北宽40公里,由西南向东北微微倾斜,至乌梁素海为最低。
  土默特平原又称前套平原,即西山咀以东,大青山与蛮汉山之间,西窄东宽呈三角状。海拔9001000米,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下水位埋深1~3米。(23)
  乌兰察布草地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处于草原向荒漠过渡的地带。介于阴山山地北麓的丘陵和中蒙边境的剥蚀残丘之间。地势南高北低,海拔高度由1500米降至900米左右。东邻锡林郭勒草原,西连阿拉善荒漠,北靠蒙古国,南接阴山东段的大青山和西段的狼山、色尔腾山,并隔山与河套平原相连。
  大青山座落于半干旱向干旱过渡的典型草原带;阴山西段的狼山、色尔腾山是处于荒漠草原带内的二条孤立山地,其中狼山西部已接近草原化荒漠带。
  巴彦淖尔高原,地势向北倾斜,狼山的隆起更促进倾斜面的形成。南部海拔1300米,北部降至900米,至边境又有升高,形成倾斜的高平原。西南部雅玛利克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及狼山前沙丘相连,荒漠景观更趋明显。
  鄂尔多斯草原文化区包括行政区划的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巴彦淖尔盟和乌兰察布盟部分旗县。
  鄂尔多斯一词是由蒙古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的。15世纪中叶以后,蒙古鄂尔多斯部入居于此,始称“鄂尔多斯”。鄂尔多斯高原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古陆之一,科学家谓之“鄂尔多斯古陆”。1万年前,形成了海拔1400米~1700米的“鄂尔多斯台地”,又曰: “鄂尔多斯高原”。在历史上有过许多名称,诸如“河南地”、“新秦中”等,较典型的称谓是“河套”。早在旧石器时代,鄂尔多斯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在萨拉乌苏河(现乌审旗境内无定河)地区繁衍生息,被考古家民命名为“河套人”,乌审旗的“河套(鄂尔多斯)文化”,就是旧石器时代的遗迹。在呼和浩特市东郊30公里处的山区发现和发掘的旧石器时代的“大窑文化”遗址证明,早在40万至50万年前,人类祖先就已经生活在这一带。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其地理位置范围大于今伊克昭盟。在此地区汉族、匈奴、鲜卑、敕勒、突厥、党项、蒙古等民族均先后在这里生存繁衍。魏政权的“敕勒族”被安置大漠南阴山下的平原上驻牧,便有了“敕勒川”之称。据考证:“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诗,描绘的就是当时该地美丽动人的风光。
  鄂尔多斯草原是中原文化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部,也是我国西北方少数民族同华夏部族密切联系和进行生产活动的舞台。在此地区曾建立过“云中”、“盛乐”、“丰州”等城。
  元朝时,鄂尔多斯境内的察汗脑儿成为皇室封地,元王朝先后在此设宣尉司与行枢密院。15世纪中叶,蒙古诸部先后入居河套。随后,守护成吉思汗陵寝的鄂尔多斯部也由蒙古高原进驻河套地区。明天顺年间,祭祀成吉思汗的“八白室”随鄂尔多斯部迁入河套,供奉在伊金霍洛。
  16世纪初,蒙古族首领达延汗统一漠南。达延汗之孙阿拉坦汗于明嘉靖年间率土默特迁徙“丰州滩”驻牧,并于公元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兴建“板升“(蒙古语意为房舍)。
  公元1572年(明隆庆六年)阿拉坦汗动土建城,起名为呼和浩特。
  鄂尔多斯草原文化区是以游牧为生的蒙古人活动的地区。除了沿长城有“垦耕牧养”外,其余多为草原游牧区。(24)
  在此地区形成了农牧交界处的河套农牧文化区。在这个特殊的地理过渡上汇集了五个时期(秦、赵、汉、北魏、金)的长城遗迹、史前文化遗迹、阴山岩画遗产、蒙元文化遗产、宗教与祭祀场所,表现了深厚的历史和多元文化的景观。
  鄂尔多斯草原是成吉思汗祭奠,鄂尔多斯婚礼等民俗传承的地区。
  鄂尔多斯草原文化区是被称为“金三角(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的经济核心区,政治文化中心区域。体现蒙古族鄂尔多斯、土默特、乌拉特等部落传统文化特色的地区。鄂尔多斯草原文化区是以蒙古文化为主体,多元交融,多样统一的文化。
  5.阿拉善草原文化区
  阿拉善草原文化区相当于行政区划的阿拉善盟。阿拉善草原地处内蒙古草原西部,位于阿拉善台地中央,地理位置东经97°10′~106°52′,北纬37°24′~42°47′之间,东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相毗连,东北部与巴彦淖尔盟的乌拉特后旗、磴口县相邻,东部与伊克昭盟、乌海市接壤,北部与蒙古国交界,东起贺兰山,西至马鬃山,宽约831公里,北起成顺淖尔,南至腾格里沙漠,南缘长约598公里,总土地面积269885平方公里。
  阿拉善草原地形总趋势是南高北底,东、南、西有贺兰山、合黎山、龙首山、马鬃山连绵环绕,北部被内蒙古高原隔阻,形成了封闭的阿拉善高原内陆区,区内有狼山余脉和雅布赖山自东北向西南插入耸峙,大体将阿拉善盟平分两大块,海拔高度一般1000~1500米,最低处居延海,湖底为740米,最高处贺兰山峰3556米,雅布赖山峰2000米,东、中、东南部有著名的乌兰布和、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三大沙漠。
  阿拉善草原属荒漠草原带,这里气候干燥,冷热变化剧烈,风大沙多,降水量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递减,年降雨40~200毫米。主要植被类型是荒漠草场,除荒漠外,还有一定面积的山地草甸,山地干草原,低湿地草甸等分布。山地草甸主要分布于贺兰山顶部海拔3000米以上的平缓坡地上;山地草原草场在阿拉善盟只分布于贺兰山、桃花山、龙首山的低山顶部以及缓坡地带;山地荒漠草原主要分布于贺兰山及桃花山,龙首山低部山地;山地草原化荒漠类草场分布于贺兰山中部和北部,桃花山的东侧和北侧,龙首山、马鬃山等山地;低湿地草甸草场多分布于河滩地和淖尔的周围,绝大部分集中分布于额济纳旗的额济纳河两岸;丘陵荒漠类草场分布范围广泛,几乎全盟的丘陵草场均为此类;高平原荒漠草场在全盟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是全盟天然草场的主体。
  黄河从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沙坡头,经宁夏灌区到石嘴山,流经阿拉善左旗于二十里柳子出境,成弧形紧紧环绕东南边境,全程数百公里,直接流经阿拉善盟的地段行程85公里。黄河从石嘴山入境到出境迳流量年平均为315亿立方米。
  额济纳河:额济纳河又称“弱水”,它是自治区西部荒漠区最大的河流,其上游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山南麓,北流入阿拉善盟境内称为额济纳河,径北流至青山头南约十公里的狼心山又分为东西两条水流,称东河为纳林高勒,称西河为穆林高勒,最后分别汇入东西居延海(索果诺尔和嘎须诺尔)。
  贺兰山是以贺兰部落命名的山谷。贺兰是匈奴一部落名,阿拉山即贺兰山亦名阿拉善山。(25)
  阿拉善地区自春秋时代起,狄、匈奴、鲜卑、柔然、党项、回纥、突厥、蒙古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这里繁衍生息。清初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和罗理率其家族及部众数千户从新疆东移,经康熙皇帝特准,迁徙到阿拉善草原。1686年,清廷划贺兰山以西地区为和硕特牧地。1697年又按蒙古49旗之例,将和硕特部编为阿拉善和硕特旗。
  额济纳旗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先秦称“弱水流沙”,汉朝时设居延县,汉至唐、宋设置郡县,均称为“居延”,元代设置“亦集乃路”。额济纳土尔扈特部与阿拉善和硕特部同属额鲁特蒙古族。1716年土尔扈特部落首领丹忠携部内迁,清廷赐额济纳河中下游一带为其牧地。
  阿拉善历史源远流长,许多文物古迹记载着古代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曼德拉山岩画,堪称我国西北古代艺术画廊;耸立于沙漠之中的西夏古城黑城遗址是著名的考古、观光胜地。(26)
  阿拉善草原文化区是具有蒙古族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落传统的文化,如蒙古长调、饮食文化等,地域特色明显。

注释:
(1)[1] 唐纳德•L•哈迪斯蒂著、郭凡、邹和译,《生态人类学》,文物出版社,2002年1月,第15、8~9页。
(2)鲁西奇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1页。
(3)董欣宾、郑奇著,《魔语—人类文化生态学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6月
(4)林继富、王月著,《解释民俗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87页。
(5)陈淳编著,《考古学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65页。
(6)鲁西奇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0、31页。
(7)鲁西奇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2页。
(8)[美]H.J德伯里著,王民、王发曾等译,《人文地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78、179页。
(9)孔令平、冯国正编,《世界古代史论文选》(D00210)(《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10)《内蒙古草地资源》,编委会编著,《内蒙古草地资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第1页。
(11)胡光主编,《呼伦贝尔盟国土资源考察》,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第1页。
(12)章祖同、刘起主编,《中国重点牧区草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9月,第136页。
(13)《今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
(14)《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第9页。
(15)《今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
(16)《今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4-5页。
(17)胡兴主编,《呼伦贝尔盟国土资源考察》,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第29、30页。
(18)钢格尔主编,《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地理》,新华出版社,1992年8月,第244-249页。
(19)章祖同、刘起主编,《中国重点牧区草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9月,第155-162页。
(20)韩茂莉著,《草原与田园: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牧业与环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6月,第3-4页。
(21)章祖同、刘起主编,《中国重点牧区草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9月,第176-181页。
(22)《今日内蒙古锡林郭勒》,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2-6页。
(23)《内蒙古草地资源》编委会编著,《内蒙古草地资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第4页。
(24) 曾昭璇等著,《人类地理学概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9月。
(25)刘珍主编,《内蒙古各盟市国土资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第724-739页。
(26)《今日内蒙古阿拉善》,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6~8页。


 
 
 
 


  • 上一个项目: 试论游牧民族与城市生活 (吴团英院长、研究员)

  • 下一个项目: 论草原文化在内蒙古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李相合教授、王彦东硕士研究生)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14584 录入时间:2007/3/25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