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中国首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二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七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八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九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一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第十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百家论坛 >> 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 论 文 >> 中国北方古代草原文化区域分布研究
 
  

项目编号:
4214583517
项目名称:
中国北方古代草原文化区域分布研究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中国北方古代草原文化区域分布研究

呼日乐莎

中国北方古代草原地域广阔,因生态环境、生计方式、传统文化、行政划分等影响在大文化区系统里形成了小文化区系统。

在学者们划分的基础上把中国北方古代草原文化分为东部草原文化区、蒙古戈壁草原文化区、西部草原文化区三个区域。

1、 东部草原文化区

东部草原文化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北部越黑龙江与东西伯利亚接壤,西部和南部与北方区和华北区毗邻。由大兴安岭、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长白山、鸭绿江、黄海、渤海、燕山环绕而构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内部是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的广义上的东北平原,海拔多在50 --150米。

距今5000多年前,正是我国各地区文化碰撞、交流、融合、渗透的历史时代。红山文化作为北方文化系统的一个中心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系统中心相互对峙。

早在4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块辽阔的草地上繁衍、生息、从事以狩猎和饲养马、牛为主的原始畜牧业。随着社会和生产的进步,逐步发展为逐水草而居,走场游牧的生活方式。

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东北东部主要有肃慎系,两汉时称挹娄,南北朝称勿吉,隋唐称靺鞨、渤海、金称女真。东北西部是东胡系,如山戎,东胡、乌桓、鲜卑以及高句丽、契丹等族。东北地区的史前文化遗迹与他们的先民有密切联系。

在我国历史上,东北地区通古斯--满语族的民族文化中,虽然包含着浓郁的游牧文化的气息,但是,就这一地带的经济类型或大多数民族的生计方式而言,主要以渔猎、耕猎型为主。许多游牧民族及其游牧经济,都是从这种亚型文化中发展而来的。我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起源,就是来自森林地带的从事狩猎、渔猎的一些部落,也就是说,我国东北地区的大片的森林地带以及生活在森林地带的原始部落,与历史上的游牧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

东部草原文化区主要是阿尔泰语系满洲--通古斯语族的诸民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区域。

2、 蒙古戈壁草原文化区

蒙古戈壁草原包括漠南草原和漠北草原。蒙古高原地处亚洲大陆干旱、半干旱内陆地区。狭义蒙古高原,北抵唐努山、萨彦岭、肯特山和雅布洛诺夫山,南达祁连山、贺兰山、阴山山脉、西与阿尔泰山毗邻,东至大兴安岭。广义蒙古高原,还包括鄂尔多斯高原。

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沿岸发现的"河套人"及各地一些旧石器时代遗址,说明当时就已有人类生活于此。著名而典型的新石器及青铜文化遗址几乎遍布该区域。

牧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漠南草原,特别是河套、阴山一带。阴山南北的草原地区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摇篮之一。目前发现的分布密集的阴山岩画,栩栩如生地向我们展现了古代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艺术审美及原始信仰,是形象而真实地反映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草原文化的艺术长廊。

河套地区是蒙古戈壁草原文化的一个中心区域,可称为"河套农牧文化区"。未垦前,这里是匈奴牧地,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在拉锯式的冲突中延续了2000年。

鄂尔多斯高原也是蒙古戈壁草原文化的一个中心区域。鄂尔多斯是黄河中段,阴山之南,被黄河从西、北、东三面环绕的一个天然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地理单位。鄂尔多斯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历史舞台。鄂尔多斯区域文化是多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多元融合的文化。

蒙古戈壁草原文化主要由匈奴系的匈奴、乌孙、月氏、东胡系的五环、鲜卑、柔然、室韦、契丹、蒙古族等民族共同培植的文化。蒙古戈壁草原文化区主要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民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区域。

3、 西部草原文化区

西部草原文化区大体相当于我国西北区,东以六盘山、贺兰山为界,包括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本区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上,地形轮廓表现为高原、山地、盆地、平原镶嵌排列,而以高原面积最为广阔。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湟水谷地、天水河谷等多种地貌。

天山南北区是西部草原文化区的一个中心。天山南北在历史上是东亚与中亚、西亚和南亚接触的主要通道,因而民族、人种、语言都极其复杂。11世纪以后,西迁的回鹘人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题民族,此后,经历了400年左右的传播,伊斯兰教在该地区取得了优势地位,使得该地区在文化上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天山南北地区在古代既存在畜牧业,也存在发达的绿洲灌溉农业。

河西走廊是草原游牧民族文化与农业民族文化交界的主要区域。这一地区又是中原通向西域和漠北的必经之地,向西通过居延海南部进入天山北麓,直至伊犁河流域;向北通过蒙古高原到达贝加尔湖。这一地理位置为两种文化的接触,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两部草原文化主要由匈奴系的匈奴、乌孙、月氏等西域诸胡和突厥系的丁零、敕勒、铁勒、突厥、回紇--回鹘--畏兀儿及氐、羌系的吐谷浑、党项等民族共同创造。西部草原文化主要是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诸民族的文化形成发展的区域。


  • 上一个项目: 游牧生活与轮牧、休牧、禁牧

  • 下一个项目: “2008中国·第四届蒙原文化百家论坛”论文提要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10024 录入时间:2011/4/2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