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中国首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二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七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八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九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一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第十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百家论坛 >>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 论 文 >> 科尔沁叙事民歌的演唱特征
 
  

项目编号:
46929918
项目名称:
科尔沁叙事民歌的演唱特征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科尔沁叙事民歌的演唱特征

塔 拉(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音乐系 副教授)

自近代以来,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流传着大量叙事民歌。这些具有情节复杂、角色众多、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等等特点,富有浓郁地方气息的民歌,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并依靠众多民间艺人的演唱才得以传播与传承。

一、科尔沁叙事民的演唱形式

科尔沁叙事民歌通常由专业民间艺人(本文指的是胡兀尔奇和哆奇)在特定场合上演唱。民间艺人的演唱形式大体上可分为独唱、对唱、带伴奏的演唱、不带伴奏的演唱等。

演唱的基本特点是,艺人手拉潮尔或四胡进行自拉自唱,也有艺人唱,其他人伴奏情况。一人充当多个角色,通过丰富的面目表情及声音变化,表达不同情感,塑造各种人物形象。

一首数十段以至上百段的歌词,只需要重复唱一支曲调(极个别民歌使用两种曲调),却动人而不乏味,这完全依靠演唱者对民歌曲调的灵活掌握与高超的歌唱技艺方能完成。艺人们能够熟练地把握曲调的长短伸缩、语气的轻重缓急,拟情于声,声情并茂,得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科尔沁叙事民歌除了民间艺人演唱,普通人也可以演唱。普通人的演唱不需要固定场合,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演唱,也不需要特定伴奏,很多时候都是不带伴奏的清唱,而且不保证歌曲的完整性,通常都是某一民歌的一小段子,是比较经典部分。

科尔沁叙事民歌有男女声对唱形式,但相对少见。《秃子》、《达那巴拉》、《乌云珊丹》等叙事民歌都是科尔沁叙事民歌男女声对唱的绝佳曲目。

二、科尔沁叙事民歌的歌唱与道白

科尔沁叙事民歌的演唱,除唱词,还有道白。民间艺人用生动的语言、灵活的动作营造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演唱以歌唱为主、道白为副,夹叙夹唱。演唱与道白虽在故事结果上是统一为歌曲服务,但两者的艺术表现渠道却不同,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通过道白,将主题思想更加深化,再通过演唱将解说的意思更加突出,达到互和、互补,互完善的目的。歌唱部分的内容一般是书本化的固定不变的语句,但道白部分的内容则是,艺人用精炼的个性语言组织起来的对事件动态的评述。民间艺人每唱几段后,根据情节的发展,中间用得体的语言进行道白解说,使得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将主人翁的行动、性格、容貌、心理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民间艺人的声腔分类

由于民间艺人们的嗓音条件不同,其声腔特点也互不相同。根据他们所流露出来的嗓音特点和演唱风格,可总结出以下几类声腔及其特点:

1、歌唱性声腔

此类声腔的主要特点是:声音嘹亮、音色悠扬、音调高亢,适合演唱像《韩秀英》、《希璐》等音域较宽的曲目。此类声腔的艺人通常需要由小型乐队(由高音四胡、三弦等乐器组成)来担任伴奏,代表人有查干巴拉、哈斯额尔德尼等。

2、说唱性声腔

此类声腔的主要特点是:声音圆润、音色优美、音调抒情,适合演唱像《娜布其公主》、《百灵公主》等音域适中的曲目。此类声腔的艺人通常用低音四胡自拉自唱,代表人有李双喜、达布胡日巴雅尔等。

3、吟诵性声腔

此类声腔的主要特点是:声音低沉、音色浑厚、音调忧伤,适合演唱像《天虎》、《奈曼大王》等音域较窄的曲目。此类声腔的艺人通常用潮尔或贝低音四胡自拉自唱,代表人有包那木吉拉、黑小等。

四、民间艺人的甩腔特点

民间艺人的演唱,常以甩腔修饰润色。这些特殊音腔唱起来或听起来就有着强烈的"甩出去"的意味,故称为 "甩腔"。"甩腔"既能够巧妙减少演唱难度,又能够发挥伴奏乐器对科尔沁叙事民歌演唱中的修饰作用。


  • 上一个项目: 蒙古族音乐思维本质

  • 下一个项目: 变化和适应过程与中国蒙古族音乐的未来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18428 录入时间:2011/4/6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