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中国首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二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七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八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九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一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第十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百家论坛 >>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 论 文 >> "古如都"的现状及其相关问题
 
  

项目编号:
46929913
项目名称:
"古如都"的现状及其相关问题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古如都"的现状及其相关问题

孟克其其格 那顺吉日嘎啦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副教授)

"古如都"是一种古老的民歌体裁,它起源于宫廷,蒙古王权衰微之后逐渐流入民间。这一古老传统虽然失去了它原本的生存空间,但却在民间又获得新生,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留存了下来,并与鄂尔多斯牧民特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以及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等紧密地维系在一起,成为他们民俗生活、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如都"音乐属于长调体裁,其节奏自由舒展、音域宽广、音调辽阔悠长、高亢激越,乐段乐句内部的变化十分丰富。"古如都"的风格高贵典雅、博大恢宏、庄严肃穆,展现了蒙元以来蒙古宫廷礼仪音乐的面貌。

"古如都"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音乐学、文艺学和语言学方面,而且体现在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等方面,是蒙古族古典音乐的经典,蒙古族古老文明的结晶。

"古如都"目前仅在鄂尔多斯杭锦旗北部一带尚有留存,所存曲目虽有百余首,但会唱的人寥寥无几,且多为老人。可见这一古老艺术的生存问题濒临灭绝。这几年虽然相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抢救保护措施,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强有力的措施。


  • 上一个项目: 关于恢复查玛舞中被遗忘的一些习俗之我见

  • 下一个项目: 大草原的底色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8788 录入时间:2011/4/6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