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中国首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二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七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八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九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一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第十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百家论坛 >>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 论 文 >> 卡罗·帕格和她的蒙古族音乐研究
 
  

项目编号:
46929915
项目名称:
卡罗·帕格和她的蒙古族音乐研究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卡罗·帕格和她的蒙古族音乐研究

徐欣 (上海音乐学院 博士生 )

个人简介:

卡罗·帕格(Carole Pegg),女,英国人,博士,蒙古音乐研究专家,自1987年起开始对蒙古族进行实地考察;2005年创立网站"内亚音乐"(Inner Asian Music),致力于介绍内亚地区具有特殊文化传统的游牧民族的音乐,提供对该地区音乐和景观的体验及学习机会、并鼓励内亚和英国的音乐家们进行合作。在该网站上,她对自己的四种身份进行了介绍:民族音乐学家、音乐家、歌手、媒体传播者。作为民族音乐学家,她从1990年开始在剑桥大学开设讲座,内容涉及内亚(包括蒙古、哈萨克、阿尔泰和图瓦)的音乐和舞蹈、英国传统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音乐和舞蹈、民族音乐学、社会人类学等专题, 并在英国、美国、香港、蒙古和中国开设讲座,举行研讨会,开办工作室,在民族音乐学学术界颇为活跃。除致力于学术活动外,她还曾任英国民族音乐学论坛的主席、《新格鲁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编辑、《英国民族音乐学期刊》编委和评论编辑,现任剑桥大学音乐系副研究员(Affiliated Scholar)。其音乐家和歌手的身份主要是源自英式传统小提琴的演奏和演唱--早在70年代,帕格就创办了具有传奇色彩的民间摇滚乐队"福克斯先生"(Mr Fox),并录制过专辑和单曲。她在大量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获得的录音录像资料被"国家地理电视计划--西伯利亚的冰墓"(1994)采用,同时这些资料也被用在CD片"蒙古人的毡房"当中,在美国博物馆作为"蒙古复兴:成吉思汗的遗产"展览的一部分展出了约一年,后被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帕格还制作过两部影片,在电台多次介绍过蒙古音乐。以上这些经历成就了她的第四个身份:媒体传播者。

学术研究简介:

作为一名来自西方的蒙古音乐研究专家,帕格几乎成了当代英语世界中蒙古音乐研究的发言人。自1987年第一次到内蒙古进行田野考察之后,蒙古族音乐便成为了她今后的主要研究领域,她秉承人类学家的优秀传统,在蒙古国、中国的内蒙、新疆、西藏以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为期11年的实地考察工作,于2001年出版了专著《蒙古的音乐、舞蹈和口头说唱》,这是她多年研究的最直接、最集大成的理论成果,也是目前仅见的第一部以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全面研究蒙古族音乐文化的英文著作。该书以探索历史为起点,把蒙古族音乐的过去和现在都纳入到阐释的范畴中来,其研究倾向鲜明的体现出帕格作为社会人类学家(正如她在书中自称的那样)的方法论特色。音乐与文化、社会在她的书中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时间与空间也不再成为阻碍研究者探索的界限:从彰显民族性的成吉思汗之伟大功绩到意识形态变革下蒙古经历的四个政治时期;从中国境内的内蒙古到遥远的西伯利亚;从古老的原始宗教到16世纪下半叶传入蒙古的佛教及其音乐表演传统;从传统的器乐、声乐、舞蹈、说唱到当代蒙古新兴的音乐创作、表演形式;帕格以"表演"为核心贯穿概念的这部"表演的民族志"(第5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的民族志研究的范例。随书还附有她实地采录的音响资料;而从该书附录中数目庞大的参考文献当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西方对于蒙古族研究的概况。

除专著外,帕格从1989年开始,陆续发表了关于蒙古族音乐的研究文章约9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发表于1989年《英国蒙古人杂志》的《内蒙古鄂尔多斯、锡林郭勒地区蒙古音乐的传统、变迁与象征》、1992年的《蒙古人观念中的泛音歌唱(呼麦)》与1995年的《西蒙古(卫拉特人)的仪式、信仰和巫术》,都发表于《英国民族音乐学杂志》上;她还为世界性音乐辞典《新格鲁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撰写了"蒙古"、"蒙古音乐"、"泛音歌曲"三个词条,以及为《加兰世界音乐大百科全书》撰写了"蒙古音乐"词条。这两部辞典的撰稿人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权威,由此也可见卡罗·帕格在蒙古音乐研究中的学术地位。


  • 上一个项目: 草原音乐舞蹈文化及其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 下一个项目: 关于蒙古族传统音乐元素走向专业化道路的经验和国际化的展望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9045 录入时间:2011/4/6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