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百家论坛
中国首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二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七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八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九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一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四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第十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中国第十六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百家论坛 >> 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 >> 论 文 >> 一个设想一个建议
 
  

项目编号:
469302412
项目名称:
一个设想一个建议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一个设想一个建议

莫尔吉胡(民族音乐学家 作曲家)

丹麦籍探险家-哈斯伦托(Henning Haslund-Christensen),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前后数次来到东方。先是在外蒙古草原上生活了三年(1923-1926),搜集布里亚特民歌42首。1927年到北京参加由德国科学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和中国科学家组成的"西北科学考察团"。这期间记录民歌数目不详。回到瑞典后编辑为《蒙古族民歌采录集》(编号:第1号)

1936年受瑞典广播电台之约,携带一部早期录声机来到内蒙古东部搜集蒙古民歌。他的足迹由呼伦贝尔踏遍到喀喇沁旗,共录制124首民歌,现保存在瑞典博物馆。编辑为《蒙古民歌采录集》(编号:第2号)

第1号《蒙古民歌采录集》,全部是乐谱记录,无录音资料。

第4次蒙古之行,其着重点在察哈尔地区与鄂尔多斯地区。共采录蒙古民歌167首,这部分民歌编为第3号《蒙古民歌采录集》也保存在瑞典博物馆。

初步统计,哈斯伦托共记录蒙古民歌333首(不包括"西北科学考察团"期间记录的民歌)。其中,有音响资料的民歌124首。

哈斯伦托的著作,目前我们见到的有两本:《伦蒙古音乐》(英文版,尚未在我国翻译出版)《蒙古人的信仰与神》(以由新疆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从这两本书中可以了解到哈斯伦托从内蒙草原带走了不少乐器与宗教用品、佛具。这些民族乐器在内蒙古大部分已失传,显得弥足珍贵。如:

1) 四种不同型制的马头琴(Khil-Khuur)

2) 大小不同型制的四胡(Dorwen-Chikhe-Khuur)

3) 蒙古古筝(yatag)(两种不同型制的蒙古筝)

4) 竹笛(Limba)

5) 三弦(Shandze)

6) 托普修尔(Tobshuur)(新疆蒙古族弹拨乐器)

宗教佛具方面有

1) 蒙古包式的移动寺庙

2) 喇嘛教佛具,各种敲击乐器

3) 萨满教服饰与用具

还有哈斯伦托自己拍摄的大量照片与原始图片也是难得的文物。

对哈斯伦托的研究成果以及至今保存在瑞典博物馆的遗物,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应该承认这些遗物对进一步推进蒙古古代隐音乐文化的研究是极为难得有珍贵的遗产,是一种历史的见证物,更是草原文化不可或缺的构成内涵之一。

是否应该复制这些文物或经两国商谈后将这些文物借展到内蒙古,从而扩展人们的认知领域呢?这里须要着重指出的是,这些遗物是"流失"和八国联军从中国掠夺的文物应加以区别,二者有本质的差异。

从哈斯伦托本人看来,他对蒙古音乐的兴趣,对梦幻般的草原风光,充满奇闻的蒙古历史,可能早有所闻。据记载,他对蒙古长调的歌唱充满向往。因此,当地从丹麦皇家军官学院毕业后放弃从军理念,几名青年人便乘船直奔东方,直奔草原。从此,和蒙古音乐结下不解之缘。

也有一个不成熟的设想:建立"中国草原音乐博物馆",将有关蒙古音乐文化的乐器,音像,出版物,图片,照片······,汇集起来,成为民族音乐研究中心。目前,难以实现的话可在内蒙古博物馆先开设"哈斯伦托纪念馆",真诚的纪念他,诚挚的追思他,深入的研究他。为此,到瑞典进一步了解与考察。对这批"流失"的文物,不是强行索取或高价购买,而是怀着敬意同瑞典方面协商,目的是将这批文物迎取并让它们回归的故乡,相信瑞典方面(包括哈斯伦托遗属)会给与支持。


  • 上一个项目: 呼麦与胡笳

  • 下一个项目: 论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生态环境对蒙古族长调民歌形成的影响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9690 录入时间:2011/4/6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