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项目列表
世博会.内蒙古专题
《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
《传承》电子版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六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六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3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3年第二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三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四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五期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1年第六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一期
《传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二期
百家论坛
《北方游牧民族》专栏
仕奇文化园
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
大型音乐剧《阿拉腾陶来(金色胡杨)》
蒙古马文化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
游牧居住
民族服饰
盘点矗立在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
呼和浩特市旅游及周边
内蒙古各地名含义
阿尔山摄影作品展
草原牧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尔山旅游景点
电影《海林都》
草原书屋—《传承》杂志
     项目搜索
 
 
 
     项 目 展 示  
 您现在的位置 >> 所有项目 >> 《传承》电子版 >> 《传承》杂志文字版2012年第五期 >> 恰同学少年
 
  

项目编号:
7161621716
项目名称:
恰同学少年
项目备注:
 
    项 目 说 明

恰同学少年   

                                                            口述 玛拉沁夫 

                                                             整理/黑梅
    日本投降以后,乌兰夫同志和一批民族干部回到内蒙,最先到的是张家口。过去伪蒙有个政府是德王的,伪满时在张家口成立了一个蒙乡政府,基本是半独立。乌兰夫来到张家口以后,首先开展民族自治运动。我后来写的长篇小说《茫茫草原》,就是这个历史时期的故事。为了研究这段历史,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当时党中央决定先把内蒙古稳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决策是非常英明的,区域自治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

    为什么要先稳定内蒙呢?你们看地图就知道,内蒙古所处中国北疆,与俄罗斯、蒙古国比邻接壤,在军事意义上来说是严格的战略缓冲带,而且内蒙古在国内的地理位置相邻八省,紧靠首都,内蒙的稳定局面可以直接影响并巩固其他解放区。要想巩固陕甘宁边区,必须要先巩固住内蒙,同样,要想巩固晋绥边区,冀热辽,都要先巩固内蒙,这样才能陆续巩固河北、山西、辽宁和东北部分地区。对巩固解放区已拿下的地盘和将要和国民党展开决战,都有很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对外来说内蒙古也是北疆的一道铜钱铁壁。

    如果要把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过程和解放情况结合起来看,那稳定内蒙也是有特殊意义的。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是党中央非常英明的决策,是跟解放战争的部署结合起来看。在那个年代,中国历史上没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没有省级政权,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时候,是毛泽东和朱德两人联名发来的贺电,当时还没有统一全国,国内大多地域还是在国民政府的统治之下,而内蒙古自治政府是共产党成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实行自治区域之后,在内蒙推行了一个特殊的、适合本地区的政策,俗称“三不两立”。三不就是:不分不斗不划阶级,两立是:牧主牧工两立,有钱的和没钱的是雇佣关系,做工要给报酬。毛泽东是个比较强调阶级的革命家,但他在内蒙古自治区这片土地上,完全考虑了民族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这个三不两立政策。这样,内蒙古就巩固住了,从陕甘宁到晋察冀绥,以至于冀察热辽,整个大后方都得到了巩固。

    再加上一个原因,过去文章上不大披露,但实际也是一个方面。当时内战还没有打起来,但形势已经非常紧张,依据共产国际主义纲领以及共产国际概念,内蒙古就是通过外蒙和苏联的联系渠道,从内蒙到乌兰巴托,再到俄罗斯,这个通道非常重要。那时候,我们从辽西撤退到林东的时候,有一天领导突然给我们开会,让我们做好撤退到苏联的准备,当时国民党大兵压境,我们必须保护有生力量,所以这个国际通道也是一条生命线。综上几点,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真是太有意义了,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它是几个大解放区的后方依托,当时哪个解放区被从后背插一刀国家都受不了,我们今天看一看北方的地图就会明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性。

    谈完了国际国内的形势,再回来说我们的文工团。刚开始的时候内蒙古文工团很简单,就是宣传民族区域自治,宣传共产党的纲领。当时内蒙面临着“跟谁走”的两条路线之争,这两条路线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也不是左派和右派的斗争,那个时候的斗争概念就是我们内蒙古自治区是选择国民政府的领导还是跟随共产党的路线,这就是两条路线的斗争,也就是那个年代的主旋律。

    那个时代就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内蒙跟谁走,当时国民政府的势力依然占上风,到了民族进行抉择的时候,最终内蒙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路线,现在看来,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制定政策上非常灵活,稳定了内蒙的大局,为内蒙量身定做了很多优惠政策,共和国还没成立呢,我们就先两年半成立了自治区政府。

    说到区域自治,那就离不开乌兰夫同志。不管从起初的政治宣传还是后来的政策制定,都有着乌兰夫同志的莫大功勋。乌兰夫同志是我们蒙古族中很了不起的人物,他1923年参加革命,开始是共青团,到了1924年就是共产党员了,是最早的一代革命人,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中国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首创者

    当时他面临着非常重大的挑战,一是区域自治开历史之先河,要把民族区域自治究具体形给老百姓解说清楚其实很困难,那个时候没有出现过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发展等这些说法,民族问题从来没有在和谐的条件下进行讨论。要想让老百姓了解这些,要想解决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一些矛盾,只能靠文艺宣传。基于这样的情况乌兰夫采取了几大措施,一个就是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这个是半区群众组织半政权,我刚参加革命的时候就在这里工作,为成立自治政府打基础做宣传。乌兰夫从开始搞内蒙的民族自治运动的时候,就抓文化,抓宣传,早在1946年4月1日就在张家口成立了内蒙古文工团,那时候乌兰夫同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要不把内蒙少数民族都说服了,说明白我们跟谁走,我们要干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为什么要选择共产党,共产党好我们才跟着共产党走,那共产党怎么好?好在哪里?这个时候,就需要宣传。可文工团刚成立不久就赶上内战爆发,文工团就撤退,一直撤到林东。那时候内蒙古东部西部还没合并呢,我当时在前线,乌兰是我的老首长,我就是他的通信员,那时候我们在东盟,宣传区域自治政策和内蒙自治联合会章程,宣传民族团结。后来由于我年龄太小,就把我送到了赤峰的内蒙古自治学院,那时候我爱人娜仁已经开始上台演戏了,在冀察热辽地区的文工团。

    那乌兰夫同志为什么大力发展文化呢?他留过学,有见识,知道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内蒙古文工团最初叫“云泽文工团”,云泽就是乌兰夫的名字。当时在解放区像我们内蒙古文工团那样配套齐全的还真没几个。解放战争初期,像我们文工团这样的文化宣传队伍很少,这也能证明乌兰夫对宣传工作的重视。当时我们也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我记得有一出戏叫《血案》,我和我爱人在剧中演一对弟弟妹妹,剧中弟弟被国民党打死了,那台底下看戏的老百姓都跟着哭的特别悲伤。那个时代人不复杂,很简单,往往是一件事就能取得信任,让人们下了决心“我就跟着你干”,所以革命其实是即复杂又简单。

    内蒙古文工团的历史思想比较主要,那就是毛泽东思想。既是武装队伍又是文化部门,相当于两支军队。当时意识形态抓的特别紧,抓思想、抓宣传、抓动员、抓团结。虽然说当时的首要任务是宣传党的政策,但是内蒙古文工团在艺术造诣上,在解放区那么多的艺术团体里也是一流的。解放沈阳的时候,早早就把我们调到沈阳城的边上,我们住在沈阳郊外的苏家屯,就等着解放的炮声,沈阳头一天夜里解放,第二天早上我们就进城宣传党的政策,给市民演出,给国民党俘虏演出,给解放军演出,解放沈阳的炮声我是在苏家屯听的,在所有解放区中,文工团如此完整的,就是我们内蒙古文工团。而且,那时候我们就人才,出作品,那时候我们的音乐,舞蹈在全国都是一流的,后来的总政文工团,当时都邀请过我们去做舞蹈指导和编排。

    后来乌兰夫同志又把东西蒙(内蒙古东部西部的俗称)合并了,这也是史无前例的。东部是当地的蒙古族上层人士控制着,例如呼伦贝尔盟(今呼伦贝尔市)还是地方自治政府,察哈尔后旗那个旗长还挂着呼伦贝尔盟的官衔,政权和统治都十分混乱。1946年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时他还不归内蒙管,当时是派代表出席了大会。后来是怎么把呼盟收回来的呢?我们开完五一大会以后,那年的秋天我们就进了呼伦贝尔盟。当时呼伦贝尔盟很厉害,他们区域归属和管辖跟东北局挂钩,我们必须团结他,中央已经决定呼伦贝尔必须归内蒙管辖,但这不是强迫硬来的事儿,所以就把我们文工团派到呼伦贝尔,宣传内蒙古自治政府的好,宣传我们民族的文化,我们的演出水平是他们当地的文工团没法比的。我们做宣传让老百姓看到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我们的美好生活,就这样,他们同意和平过渡,改名呼那盟。那时候有个叫吉利亚太的,他是新中国成立时第一任驻蒙古国大使,蒙古族,和乌兰夫同志是老乡,土默特人,后来吉利亚太做了统战工作。

    这都是复杂的事情,你要用强硬的行政手段,那就全乱套了,就是这样宣传,安抚,采取了三不两立政策,先把牧区稳住了,发展生产,这样内蒙的形势发展的就特别的好,特别的快。内蒙问题的解决,和乌兰夫同志正确执行党中央的政策分不开的。我们比内地早两三年进入抓经济,抓建设,抓民族团结,开始建设家园。

    回想起文工团的峥嵘岁月,比较困难的时候就是1945年和1946年,到了1947年我们就大大缓和过来了,内蒙古政府已成立,很快局势就变了,到了1948年,我们就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内蒙古文工团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成立的,内蒙古文工团也为这个大背景做出了巨大贡献。


  • 上一个项目: 开满鲜花的浴盆

  • 下一个项目: 我们是文艺战斗兵
  • 返回上级
  • 点击数:7359 录入时间:2013/7/16 【打印此页】 【关闭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