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象棋是内蒙古民间盛行的一种体育游戏。相传在成吉思汗西征时就已经引进并按蒙古族的习惯加以改进,形成了独特的走法。蒙古崛起时,从草原进入农区,为攻打城墙,曾从金人那里学习抛石机,后又制造火药炮,成为蒙古军队攻城破坚的重要武器,之后又把他用于棋盘上,成为一种智慧游戏。
蒙古象棋一开始主要是在蒙古贵族和寺庙里的喇嘛中盛行。到十三世纪中叶,成吉思汗征战东欧时,由于军中训练和娱乐的需要,在士兵中广为普及,成吉思汗也经常与他的士兵们对弈切磋棋艺,称之为“文体活动之首”,此后在民间流传,连很多妇女和儿童都以此对弈为乐。蒙古象棋常被列为一年一度的草原盛会―――那达慕大会的比赛项目,届时,一个个棋盘在草地上排列开来,远近棋坛高手云集,观战助威者阵容庞大,甚为壮观。80年代中期,内蒙古棋协蒙古象棋分会成立以后,蒙古象棋的提高和发展进一步受到重视,使蒙古象棋的比赛更为规范和广泛,其他民族的棋类爱好者也纷纷参与加入。
蒙古象棋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国内其它地区的蒙古族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数十万人经常性地参与这项体育运动。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回族、满族、汉族等其他兄弟民族的不少棋类爱好者也十分喜欢蒙古象棋运动。1989年举行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把蒙古象棋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004年国庆“黄金周”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了内蒙古首届“棋协杯”蒙古象棋赛,并首次实行了“蒙古象棋等级称号条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