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新闻搜索
 
最新新闻
1   “牧区青少年草原科学
2   电影《海林都之燃情岁
3   中国·第二十二届草原
4   中共内蒙古仕奇集团委
5   电影《海林都》全国首
6   第二届阿尔山论坛闭幕
7   第二届阿尔山论坛开幕
8   2019呼伦贝尔国际
9   2019呼伦贝尔国际
10   追寻红色记忆,弘扬草
热门新闻 点击
  伊克奈尔宫开业 19856
  《传承》杂志最新联系 15441
  《传承》杂志投稿须知 14542
  仕奇会所正式开业! 14392
  呼伦贝尔大草原实景演 14233
  《传承》杂志招聘工作 13752
  呼伦贝尔举行“天骄& 13249
  蒙古族服饰 13224
  大型实景音乐剧《阿拉 12834
  原TCL巨头加盟成吉 12106
     首页 >> 业内资讯
达尔扈特人:守护成吉思汗圣灯近800年未熄灭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1/11 阅读:2030次 【字体:

      在内蒙古的伊金霍洛旗,有这么一群神秘的祭祀者和守陵人,他们不耕不种、不狩不猎、不纳税、不服役,也不当官。他们的历代的男子一生只作一件事情,守护成吉思汗陵。他们毕生吟诵祭文,世代守护和祭祀八白宫,父死子祭,矢志不渝。他们,就是成吉思汗陵的守护者—达尔扈特人。
      相传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时路经鄂尔多斯,见水草丰美,牲畜肥壮,随口赋诗一首:“花角金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忘我之际,马鞭从手中滑落,他拾起马鞭,顺手插在地上,对随从说:“我死后就葬在这里吧。” 若干年后,运送成吉思汗灵柩的车队又一次途经此地,狂风四起,飞沙走石,车轮陷进泥里,无论如何也推不出来。将士们忽然记起大汗曾经的嘱托。于是,大家决定留下大汗的部分遗物在此供奉。蒙古人建起祭祀宫帐,点燃了祭祀的酥油灯。从此,对酥油灯的守护,坚持了近800年。也就是从这时起,蒙古族历史上多了一个神秘的部族:达尔扈特。
      达尔扈特人的祖先据说都是成吉思汗的忠臣良将。大汗在世时,他们跟随大汗东征西讨;大汗去世后,他们的后人就忠心耿耿世代守护着大汗的英灵。从部族诞生之日起,达尔扈特人就不耕种,不狩猎,不纳税,不服役,不当官。他们毕生吟诵祭文,世代守护和祭祀“八白宫”,父死子继。据说,这是忽必烈给定下的规矩。祭祀的方式、祭词的内容也是在忽必烈时期逐渐成型,此后都是口传心授,十分机密。
      蒙古族达尔扈特守陵人在陵宫内,每天的工作概括起来有三项:守护陵园、点酥油灯、进行祭拜。



      公开资料显示,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的途中病逝。在遗体秘葬的同时,遵其遗言,将他的衣冠、帐篷等遗物运到鄂尔多斯高原伊金霍洛旗安葬,并从宫廷守卫者中挑出500户专门守陵,这些守陵人被称为达尔扈特人。随着社会发展,目前仅有部分人在做着每日的守陵工作。这些达尔扈特守陵人必须终生为成吉思汗戴孝,不允许穿华丽的衣服“上班”。
      目前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从事守陵、祭祀事务的达尔扈特人也叫“文物管理员”,享受国家公务员的待遇。而在此以前几百年里,守陵人是没有收入的。他们的吃穿全靠化募以及祭祀时蒙古人端来的祭品。
      正因为达尔扈特人坚守着当年的规矩、数百年如一日,他们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守护成吉思汗的陵园,并把这一特殊的祭祀文化完整地保持到现在。成吉思汗逝世788年来,达尔扈特祭祀守护的圣灯,燃烧了788年!




  • 上一条新闻: 火山造就的奇迹 :内蒙古阿尔山

  • 下一条新闻: 蒙古族的起源
  • 返回上级新闻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