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新闻搜索
 
最新新闻
1   “牧区青少年草原科学
2   电影《海林都之燃情岁
3   中国·第二十二届草原
4   中共内蒙古仕奇集团委
5   电影《海林都》全国首
6   第二届阿尔山论坛闭幕
7   第二届阿尔山论坛开幕
8   2019呼伦贝尔国际
9   2019呼伦贝尔国际
10   追寻红色记忆,弘扬草
热门新闻 点击
  伊克奈尔宫开业 19857
  《传承》杂志最新联系 15442
  《传承》杂志投稿须知 14543
  仕奇会所正式开业! 14392
  呼伦贝尔大草原实景演 14234
  《传承》杂志招聘工作 13756
  呼伦贝尔举行“天骄& 13249
  蒙古族服饰 13225
  大型实景音乐剧《阿拉 12835
  原TCL巨头加盟成吉 12107
     首页 >> 业内资讯
马背岁月 酒里乾坤(这就是你独特的豪迈)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2/3 阅读:2015次 【字体:

    我们约略知道,远在公元前3世纪,匈奴人剑舞嘀鸣、纵横草原,“其攻战,斩首虏赐一卮酒”。酒已在草原民族史上,占据了相当的位置。他们饮的是什么酒?史无明确记载,但从他们拒绝且摒弃汉王朝送去的酒食,称“不如湩酪之便美也”,裴骃集解曰:“湩,乳汁也”,可以推测,“湩酪”应是奶酒,或者说是奶酒的雏形。草原的人们传统上不事稼穑,也不以莳弄果蔬为业,多以畜类的奶水为原料酿造美酒。在畜类的奶水中,由于“马乳初取者太甘不可食,越二三日则太酸不可食,唯取之以造酒”,马乳逐渐从诸类奶水中脱颖而出,成为酿酒的上好原料,即“湩酪”新鲜时为奶,发酵后则为酒。“北胡消肠酒,原自天然成”。总之,此时的酒无疑是马奶酒。所谓发酵,13世纪来蒙古的法国人鲁不鲁乞在其《鲁不鲁乞东游记》中详细记载,将奶倒入容器中,进行搅拌撞击,使奶油分离发酵而产生酒。发酵法简单实用,蒙古人保留至今,只不过容器由皮囊改成立式木桶而已。



    马背民族驰骋马上,又取马奶酿酒,驱寒、活血、舒筋、补肾、健胃、养脾、强骨,马奶酒滋养、强壮了一个又一个马背民族。乌桓人、鲜卑人“食肉饮酪”,突厥人“饮马酪取醉,歌呼相对”,回鹘人“食肉及马酪”,契丹人则更是“马逐水草,人仰潼酪”。
    公元12世纪,蒙古人哒哒哒的铁骑声,从漠北草原起,迅速响彻整个欧亚大陆。马背上须臾不离的酒囊,也挂满东西南北的征尘。蒙古男儿在马奶酒激荡下,更加粗犷、坦荡,更加剽悍、勇猛。蒙古人的南征北战,不仅结束了赵宋以来中华大地四分五裂的状态,使得中国空前地大一统起来,更为近代的欧亚大陆梳理了政治秩序。



    农耕地区有句大俗又大雅的话,“酒是粮食精”;在游牧地区,这句话得演变为“酒是乳汁精”了。精者,精华也。蒙古人为了使酒更加纯粹更为精华,原始简单的发酵法之后,又掌握了蒸馏法。将发酵的马奶倒入锅中,上扣一无底木桶。木桶内壁上端有铁钩数只,将一小陶瓷罐挂于小钩,使其悬空吊于木桶中央。木桶口处坐一铁锅,盛冷却水。烧火煮奶,蒸汽不断上升至铁锅底部,遇冷凝聚滴入小陶罐中,这就是头锅奶酒。头锅奶酒度数不高,称阿尔乞如。将头锅酒再次回锅蒸馏,二酿称阿尔占,三酿称浩尔吉,四酿……回锅的次数越多,酒的度数越高。最多可回锅六次,称熏舒尔。蒸馏法也被沿用下来,蒸馏锅演变为所谓翁牛特式、察哈尔式、鄂尔多斯式等,而形制大同小异。
    酒的确是“精”。世人眼里水火不相容,然而在酒这里,水火却没了冲突,酒是水的形态,凝聚的却是火的性格。三杯两盏下肚,任你是谁,五脏六腑,马上升腾起火苗。



    造化的鬼斧神工成就了酒“精”。这“精”升华为“精气神”之“精”了。有了酒“精”,使得农耕地区“堂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不说,更使得“北俗多豪饮,驱驰且放歌”,马背民族豪气冲天。蒙古人“奶酒待嘉宾,劝酒即兴歌”,酒酣耳热之际,“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蒙古人之所以“醉步能成舞,歌声亦绕梁”,是因为这海洋的源头这世界的尽头,一樽樽的马奶酒丛立于此,蒙古草原堪称“酒乡”。蒙古人的精气神在酒的陶醉下,借着歌舞尽情挥洒;蒙古人也在酒樽中,寻到了灵魂的故乡。


  • 上一条新闻: 蒙古搏克(摔跤)

  • 下一条新闻: 蒙古族鹿棋
  • 返回上级新闻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