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崇拜是蒙古民族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远古,蒙古人认为万物有灵,所以把日月、雷电、山川、树木、湖水都奉为神灵。在这些神灵中把天当做最高尊神加以崇拜。《蒙鞑备录》中说:“其俗最敬天地,每事必称天,闻雷声则恐惧,不敢行师,曰:‘天叫也。’”蒙古人称天为“额其格腾格里”(苍天父亲),称地为“额赫嘎扎尔”(大地母亲)。并认为,天神是万物生灵的缔造者,而地神是其子女牲畜田麦的保佑者。这种天地崇拜的情结久久扎根在蒙古人的心灵中,在成吉思汗时代被演绎到了极致。
火崇拜
蒙古人自古以来崇敬火,一方面是因为火与生活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火又具有毁灭一切的威力,所以蒙古人认为火可以驱邪避恶,是清洁之源。《出示蒙古记》记载:“他们相信万事万物是被火净化的,因此,当使者、王公或任何人来到他们那里是,不论是谁,都要被强迫携带着他们带来的礼物在两堆火之间通过,以便加以净化。”因为崇敬火,蒙古人平时禁止用脚踩火、跨火,但每逢远客前来,或娶新娘入门,则要让他或她跨火而过,表示用火去除了污邪。
水崇拜
水被认为是纯洁的神灵,所以不许向河中导入垃圾等不干净的东西。如果非要在河流中洗手洗脸,则一定要向河中的神灵磕头请示。这跟草原多干旱缺水,牧民逐水草而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蒙古人在生活中注意保护水环境的清洁,视水为生命之源,这种习惯从古延续至今。
山川崇拜
成杰思汗亲自拜不儿罕山(今蒙古国肯特山),命他的子子孙孙永祀不绝。河川与蒙古人密切相关,蒙古人信仰佛教之前,河中的鱼也是主要食品之一。后来,他们很少吃鱼,许多名山大川,成为他们顶礼膜拜的地方。
勤劳的蒙古民族,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长期的游牧生产中,领略到大自然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赖以生存的摇篮,人与自然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以天为父地为母”的生态智慧,经过千百年的潜移默化,积淀为一种生态保护的基因,传承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