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544年,蒙古先民失韦遣使与东魏建立联系。
-
公元7世纪,蒙古以"蒙兀室韦"之称载入《旧唐书》。
-
1162年,铁木真出生。
-
1171年,铁木真父王耶速该巴特尔被塔塔尔人毒害,蒙古部落联盟解体。
-
1189年,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部汗。
-
1201年,合答斤等11部推举札答兰部札木合为"古儿汗",联兵攻打铁木真。
-
1202年,答兰捏木儿格思战役,铁木真灭塔塔尔部。
-
1203年,铁木真灭克烈部,王汗被乃蛮边将执杀。
-
1204年,铁木真灭乃蛮,太阳汗受伤致死。
-
1205年,铁木真征西夏。
-
1206年,铁木真即汗位,号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
-
1207年,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征服林中百姓。成吉思汗再征西夏。
-
1208年,太阳汗之子屈出律逃往西辽。
-
1209年,畏兀儿国归附。成吉思汗三征西夏,夏主李安全纳女请和。
-
1211-1214年,蒙古首度伐金,破河北、山东、山西90余州,围攻中都。金献岐国公主及金帛、马匹请和。蒙古撤兵。金迁都汴京。
-
1214年,蒙古与南宋建立夹击金朝同盟。
-
1215年,占领中都,破金城邑多处。
-
1217年,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总理伐金事宜。图马惕部叛乱,博儿忽阵亡。
-
1218年,哲别攻西辽。杀屈出律,西辽灭亡。
-
1219年,成吉思汗亲征中亚大国花剌子模。
-
1221年,花剌子模国亡。巴剌率军追击札兰丁进入北印度。
-
1222年,哲别、速不台征服阿哲儿拜占、谷儿只(格鲁吉亚),越太和岭(高加索),败阿兰、钦察联军。
-
1223年,蒙古军攻入南俄,在迦勒加河败罗斯、钦察联军。
-
1225年,成吉思汗回师土拉河。
-
1226年,成吉思汗进兵西夏,围攻中兴府。
-
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西夏亡。成吉思汗幼子托雷监国。
-
1229年,举行大会,推举成吉思汗子窝阔台为汗。
-
1230年,窝阔台汗亲伐金,派绰儿马罕征讨西亚。
-
1231年,窝阔台汗召集官山会议,决定兵分三路伐金。立中书省,理汉地财赋。
-
1232年,三峰山战役,托雷大败金兵,连取河南10余州。
-
1233年,速不台破金南京,哀宗逃往蔡州。
-
1234年,蒙、宋军破蔡州,哀宗自缢,金亡。
-
1235年,建哈剌和林城。长子军西征。皇子阔端、阔出分道攻宋。
-
1236年,初行交钞。立燕京编修所和平阳经籍所。西征军降不里阿耳,南征军占襄阳,破成都。绰儿马罕军占谷儿只(格鲁吉亚)。
-
1237年,西征军破钦察、罗斯也烈赞。
-
1239年,西征军征服阿速。绰儿马罕占阿美尼亚。
-
1240年,西征军占乞瓦(基辅),进兵孛烈儿(波兰)。《蒙古秘史》成书。阿美尼亚王赴蒙古朝见窝阔台汗。
-
1241年,西征军败马札儿(匈牙利)军,进至维也纳附近。窝阔台汗逝世,皇后乃马真氏称制。绰儿马罕离世,拜住继统其军。
-
1242年,金帐汗国正式成立。西征军东还。拜住攻占鲁迷(小亚西亚)。宗王察合台谢世。
-
1243年,拜住败鲁迷算端凯亦·豁思鲁,进占西瓦思(今土耳其锡瓦思)。凯亦·豁思鲁称藩纳贡。
-
1244年,西征蒙古军东还本土。西里西亚王海一世遣使向拜住请求归附。
-
1245年,蒙古军占领底格里斯河上游。大马士革王向蒙古纳贡。
-
1246年,贵由汗即位。罗马教皇使者普兰·迦尔宾抵哈剌和林。谷儿只(格鲁吉亚)女王之子大卫兄弟入和林朝觐,贵由命兄弟二人分治其国。
-
1249年,三月,贵由汗驾崩,皇后海米司称制。
-
1251年,蒙哥汗即位。
-
1252年,蒙哥汗处置政敌,杀海米司、镇海等。将窝阔台兀鲁思瓜分数块,授予窝阔台系诸王。鲁布鲁克入哈剌和林朝觐。
-
1253年,旭烈兀西征。忽必烈军分三路攻云南,进入大理国。
-
1254年,兀良合台攻大理,俘乌蛮王。
-
1256年,忽必烈建开平城。旭烈兀灭木剌夷国。
-
1257年,兀良合台平云南,置郡县。兀良合台攻安南(即交趾)。安南国成为蒙古藩属。
-
1258年,旭烈兀破报达(巴格达),阿拔斯王朝亡。蒙哥汗亲征南宋。
-
1259年,蒙哥汗围攻合州钓鱼山,中流矢,故于军中。忽必烈接受贾似道划长江为界和议,南宋献贡保安。
-
1260年,忽必烈称汗于开平。其弟阿里布哥在哈剌和林稍先被推举为汗。同室操戈,大争汗位。忽必烈建元中统。以吐蕃八思巴为国师。立十路宣抚司。
-
1261年,立翰林国史院。封皇子真金为燕王,领中书省事。
-
1262年,金帐汗别儿哥与旭烈兀为争夺南高加索地区发生内讧,旭烈兀败。
-
1263年,改开平府为上都。
-
1264年,阿里布哥被迫受制于忽必烈。忽必烈立诸行中书省。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立翰林国史院。改燕京为大都。
-
1265年,并六部为四部:吏礼部、户部、兵刑部、工部。定:以蒙古人充各部达鲁花赤,汉人充总管,色目人充同知。
-
1266年,忽必烈遣里德出使日本。
-
1267年,扩建中都城,定蒙古军制。
-
1268年,海都、八剌二王反。罢诸路女真、契丹、汉人为达鲁花赤者。
-
1269年,诏以八思巴新制蒙古字颁行天下。立国子学和诸路蒙古字学。
-
1270年,设诸路蒙古字学教授。遣赵良弼出使日本。
-
1271年,选随朝百官近侍蒙古、汉人子孙及俊秀者入国子学。大蒙古国号改为大元。
-
1272年,改中都为大都。
-
1273年,正月,以国字书宣令。以翰林院纂修国史,敕采录累朝事实以备编集。
-
1274年,宫阙告成,忽必烈始御正殿,受皇太子、诸王、百官朝贺。元军征日本。
-
1275年,分置翰林院,专掌蒙古文字。伯颜分军为三,趋临安。宋二次遣使请和,不纳。
-
1276年,元军至临安,宋帝上表降元。命作《平金录》、《平宋录》及《诸国臣服传》,耶律铸监修国史。
-
1277年,云南行省派兵征缅国,招降200余寨。
-
1278年,遣使至杭州等处,取在官书籍版刻至京师。命虎符旧用畏兀儿字,易以国字(八思巴字)。
-
1279年,宋帝广王投海自尽。南宋亡。禁中书省文册奏检用畏兀儿字书。
-
1280年,二征缅国。
-
1281年,遣军十万二征日本。遭飓风,船毁,军士多亡。
-
1283年,宗王相吾答儿统军攻缅甸,缅王请和。
-
1284年,遣镇南王托欢攻占城国,其主遣使献象,款服。托欢军分六道进安南。
-
1287年,宗王乃颜反。
-
1288年,宗王火鲁火孙、哈丹图鲁反。遣皇孙铁穆耳击败之。安南王遣使贡金人赎罪,遂罢兵。
-
1291年,颁行《至元新格》。
-
1292年,爪哇归附大元。
-
1294年,忽必烈汗逝世,其孙铁木耳即位于上都。
-
1301年,海山败海都、笃哇军。海都亡。
-
1304年,命诸王、驸马所分之郡邑达鲁花赤惟用蒙古人,汉人、女真人、契丹人罢之。
-
1308年,武宗海山帝命翰林国史院纂修《顺宗实录》、《成宗实录》。
-
1309年,将成吉思汗以来执行的九千余条政令,删除繁冗,使归于一,编为定制。
-
1311年,武宗海山离世,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命翰林国史院修先帝实录及累朝皇后和功臣列传。
-
1314年,诏行科举。
-
1316年,海山帝之子起兵关中,事败,奔金山。
-
1320年,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驾崩,其皇太子硕德八剌即位。
-
1321年,察合台汗国分裂为蒙兀儿斯坦和马维兰纳尔两部分。
-
1323年,颁《大元通制》,凡格例二千五百三十九条。发生"南坡事件",御史大夫铁失等杀英宗硕德八剌帝。晋王也孙铁木儿即位。
-
1328年,也孙铁木儿帝亡,倒剌沙在上都立其子阿剌吉八为帝。燕铁木儿迎海山子怀王图帖睦尔至大都即位。齐王月鲁帖木儿兵围上都,倒剌沙出降。图帖睦尔遣使北迎其兄和世酥。
-
1332年,图帖睦尔帝驾崩。
-
1333年,妥欢帖木儿即位。
-
1335年,罢科举。
-
1337年,禁汉人、南人学蒙古、色目文字。
-
1340年,复科举取士制。
-
1343年,命修辽、金、宋三史,以右丞相脱脱为总裁。《至正条格》成。
-
1352年,郭子兴起义,朱元璋参加起义。
-
1353年,伊利汗国灭亡。
-
1358年,红巾军攻陷上都。
-
1361年,元将孛罗帖木儿与察罕帖木儿发动内乱。
-
1363年,御史大夫老的沙、知枢密院事图坚帖木儿叛,投奔孛罗帖木儿。
-
1364年,元惠宗解除孛罗帖木儿兵权,孛罗帖木儿举兵逼京师,复其职。
-
1365年,妥欢帖木儿遣人杀孛罗帖木儿。
-
1368年,妥欢帖木儿趋上都。明军占大都。
-
1369年,明太祖诏修《元史》。明军占上都,元帝退居应昌府。
-
1370年,妥欢帖木儿病逝于应昌府,其子爱猷识理达腊即位。明军取应昌,爱猷识理达腊走哈剌和林。帖木儿推翻察哈台汗后裔在马维兰纳尔的统治,建立帖木儿帝国。
-
1381年,明将傅友德征云南,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自尽。
-
1387年,明将冯胜征纳哈出。纳哈出降。
-
1388年,明将蓝玉在捕鱼儿海打败元帝脱古思帖木儿。脱古思帖木儿逃走,至土剌河被也速迭儿袭杀。
-
1389年,明置兀良哈三卫。脱古思帖木儿子恩克卓里克图即汗位。
-
1391年,兀良哈泰宁卫阿札失里举兵反明,被明军镇压。
-
1392年,建昌卫指挥月鲁帖木尔反明,被蓝玉杀。恩克卓里克图汗故。
-
1399年,额勒伯克汗杀卫拉特浩海太尉,立其子巴图拉为丞相。瓦剌首领乌格齐哈什哈杀额勒伯克汗。
-
1400年,额勒伯克汗长子坤帖木儿即位。
-
1402年,东部蒙古始称鞑靼。
-
1409年,明设奴儿干都司,统领兀良哈、女真诸卫。蒙古汗本雅失里杀明使郭骥。
-
1410年,明成祖亲征蒙古。
-
1411年,答里巴汗即位。
-
1412年,答里巴汗与明通使。
-
1413年,瓦剌拘杀明使。
-
1414年,明成祖亲征瓦剌。鞑靼、瓦剌军与明军战于忽兰忽失温,败北。
-
1415年,巴图拉遣使至明京修好。
-
1424年,明成祖二征蒙古,死于途中。
-
1425年,阿岱汗即位,亲征瓦剌,杀巴图拉,俘虏其子托欢。
-
1438年,托欢太师杀阿岱汗,立脱脱布花为汗,自为丞相。
-
1439年,托欢故,其子耶宪继父职,称太师淮王。
-
1443年,耶宪统一蒙古。
-
1449年,耶宪率二万蒙骑在土木堡大败明军五十万,俘明英宗。
-
1451年,耶宪与脱脱布花汗宣战。脱脱布花弟阿噶巴尔济济农投奔耶宪,脱脱布花汗兵败。
-
1452年,脱脱布花逃往郭尔罗斯部被沙不丹所杀。
-
1453年,耶宪自立为汗,称"大元天圣"可汗,建元添元,封其子为太师。
-
1454年,瓦剌右翼领主阿剌败耶宪,耶宪逃亡中被永谢布之孛浑所杀。喀喇沁领主孛来败阿剌,立脱脱布花幼子马可古儿吉思为汗。
-
1465年,孛来杀马可古儿吉思汗。毛里孩败孛来,立摩伦为汗。
-
1466年,毛里孩杀摩伦汗。
-
1473年,兀良哈三卫攻辽东。
-
1475年-1479年,满都鲁汗在位。
-
1480年,达延汗即位。金帐汗国亡。
-
1483年,达延汗攻明大同、宣府和亦思马因太师。
-
1485年,达延汗攻明兰、凉州等地。
-
1486年,达延汗命郭尔罗斯的脱火赤等率部袭击亦思马因,杀之。
-
1488年,达延汗遣使,要求明朝开设互市。
-
1492-1497年,达延汗部署攻明大同、宣府、甘州、兰州、凉州、宁夏等地。
-
1498年,明与蒙古开通互市。
-
1509年,阿尔图斯领主伊布拉、满都赉杀达延汗派遣的右翼三万户济农(达延汗次子)乌鲁思博罗特。
-
1510年,达兰特哩滚战役,达延汗败右翼三万户,伊布拉逃往青海。达延汗派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右翼三万户济农。
-
1517年,达延汗死,巴尔斯博罗特摄政。
-
1519年,巴尔斯博罗特归政于卜赤汗(博迪阿拉克汗),其子衮必里克嗣济农,称衮必里克墨尔根济农。
-
1524年,衮必里克与俺答(阿勒坦汗)出征兀良哈。
-
1531年,衮必里克与俺答二征兀良哈。
-
1532年,衮必里克与俺答攻入青海,败伊布拉、卜儿孩。
-
1533年,伊布拉死于哈密。衮必里克与俺答越杭爱山,再征兀良哈。
-
1537年,兀良哈反击济农、俺答和卜赤汗。
-
1538年,衮必里克、俺答出征兀良哈,兀良哈败,兀良哈万户被分解。蒙古左右翼会盟,尊卜赤为库登汗。卜赤汗授予俺答"索多汗"号。
-
1542年,俺答入青海,收降卜儿孩,击溃撒里畏兀儿,占领青海。卜赤汗授予俺答"土谢图车辰汗"号。
-
1546年,明杀俺答使臣。俺答率十万骑进犯明边。
-
1547年,卜赤汗死。俺答遣使求互市,明朝拒之。
-
1548年,卜赤汗子达赉逊即汗位。
-
1550年,俺答举兵南下,围攻明京师。释战俘,持书入城,要求通商。明从之,后退兵。
-
1551年,明开大同、宣府、宁夏马市。
-
1552年,明杀俺答汗使臣于大同。俺答攻大同、辽阳、宁夏。明关闭各边马市。
-
1557年,达赉逊汗故。
-
1558年,图们汗即位,立札撒。史称"图们札撒克图汗"。俺答汗入青海,征收贡赋,遇西藏商队,释放千名喇嘛。
-
1566年,鄂尔多斯万户之忽图克台彻辰洪台吉入藏族地区,与喇嘛结交。
-
1568年,俺答汗征卫拉特,将二女儿妻其首领。
-
1571年,明封俺答汗为"顺义王",俺答给明帝送"顺义王俺答谢表"及贡品。明与俺答汗达成协议,建立和平互市关系。
-
1572年,俺答汗建库库河屯(今呼和浩特)。
-
1574年,俺答汗派使者迎请格鲁派索南嘉措。
-
1577年,俺答汗在青海建仰华寺。
-
1578年,俺答汗在仰华寺会见索南嘉措,封"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之号,索南嘉措赐俺答汗"转千金轮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之称号。颁布《十善福经法》。达赖喇嘛命栋科尔忽图克图常驻蒙古。
-
1580年,俺答汗在库库河屯建大召寺。
-
1585年,达赖喇嘛至土默特万户。
-
1586年,喀尔喀阿巴岱汗在哈剌和林建额尔德尼昭。
-
1587年,阿玉(优)喜固什创制阿里嘎里(阿利伽力)字。
-
1604年,迈达哩忽图克图至土默特坐床,掌蒙古佛教。
-
1612年,科尔沁部与建州女真结亲。
-
1613年,林丹汗三入辽东。
-
1615年,察哈尔部攻辽东,掠义州,入大安堡。
-
1616年,俄罗斯派使臣至喀尔喀蒙古。
-
1618年,喀尔喀使臣至俄罗斯。
-
1619年,林丹汗派扎鲁特部万骑与后金战于铁岭。努尔哈赤集中兵力征服蒙古。
-
1620年,林丹汗杀后金使者。林丹汗与明结盟,共同抗后金。
-
1623年,扎鲁特部首领巴克至辽阳朝见努尔哈赤。
-
1624年,努尔哈赤遣使与科尔沁部奥巴结盟。
-
1625年,林丹汗率兵攻科尔沁部,围攻奥巴居所格勒珠尔根城数日。后金出兵解围。内喀尔喀五部背盟。
-
1626年,后金出兵征讨内喀尔喀之巴林、扎鲁特二部,二部败。奥巴请婚,努尔哈赤以贝勒舒尔哈齐第三子台吉图伦女妻之。赐奥巴"土谢图汗"号,又赐其弟布达齐号"札萨克图杜棱",兄图美号"岱达尔汗"。
-
1627年,林丹汗攻讨扎鲁特、巴林两部,两部投奔科尔沁。敖汉、奈曼归附后金。
-
1628年,林丹汗西进,入土默特。卜石兔济农联合喀喇沁部,打败守库库河屯的四万察哈尔兵。喀喇沁首领苏布地率众归附后金。皇太极亲征察哈尔,先期传檄归附蒙古诸部率兵来会。奥巴未至会地,自攻其察哈尔边,又私与明市。
-
1632年,皇太极亲征林丹汗,大军至库库河屯,林丹汗渡黄河遁。
-
1634年,林丹汗赴青海途中死于西日塔拉(大草滩)。
-
1635年,林丹汗子额哲投降,北元亡。卫拉特巴图尔洪台吉嗣位。后金编蒙古旗。
-
1636年,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旗王公会于多伦,为皇太极上"宽温仁圣皇帝"尊号。喀尔喀三汗向清朝奉"九白之贡"。编库库河屯土默特为左、右翼二旗。清廷设蒙古衙门。
-
1637年,固始汗率和硕特部入青海。
-
1638年,更蒙古衙门为理藩院。
-
1639年,定"九白之贡"为永制。赐温都尔格根为"哲布尊丹巴忽图克图"之称号。
-
1640年,喀尔喀和卫拉特各部领主会盟,制定《喀尔喀卫拉特法典》。
-
1642年,固始汗进卫藏,杀藏巴汗。
-
1643年,准噶尔巴图尔洪台吉向俄罗斯派使者。
-
1644年,明朝灭亡,清入关定都北京。
-
1645年,固始汗赠四世班禅"班禅博克多"尊号。
-
1648年,咱雅班第达创制托忒蒙古文。喀尔喀使者至俄罗斯。
-
1653年,俄罗斯在托木斯克开设与卫拉特商人交易市场。
-
1662年,喀尔喀内讧,衮布伊勒登投清。
-
1664年,以戈壁为准,划内、外蒙古界。
-
1671年,噶尔丹自藏回准噶尔继承汗位。
-
1672年,噶尔丹遣使向清朝进贡,遣使俄罗斯。
-
1675年,察哈尔布尔尼反清,被平定。将察哈尔改编为八旗,设都统管辖。
-
1688年,噶尔丹举兵攻喀尔喀。土谢图汗察浑多尔吉和哲布尊丹巴南下请内附。
-
1690年,噶尔丹由喀尔喀入乌珠穆沁。乌兰布通战役,噶尔丹败。
-
1691年,康熙亲临多伦诺尔召集喀尔喀诸汗和内蒙古四十九旗札萨克会盟,改济农、诺颜旧号,封王公、贝勒、台吉,编喀尔喀为三十四旗。
-
1696年,康熙亲征噶尔丹。清军至克鲁伦河,噶尔丹西走,至昭莫多,被费扬古军击败。汇编《理藩院则例》。
-
1716年,策妄阿拉布坦派六千余骑进攻西藏。
-
1717年,准噶尔军占领拉萨,杀拉藏汗。
-
1720年,清军分两路向西藏进军。准噶尔军统帅大策凌敦多布遁,清军占领拉萨。
-
1723年,青海罗卜藏丹津反清,被年,羹尧镇压,罗卜藏丹津逃往准噶尔。设置额尔德尼召商卓德巴衙门。
-
1724年,西宁郭隆寺喇嘛附罗卜藏丹津反清,被岳钟琪所破。
-
1725年,清遣使与策妄阿拉布坦商议划定边界及贸易事。自土谢图汗部分出十九旗另立三音诺颜部。
-
1727年,建库伦寺,为哲布尊丹巴居所。策妄阿拉布坦逝世,子噶尔丹策零即位。
-
1739年,清廷与准噶尔汗国划定边界。
-
1749年,禁蒙古各部容留汉人,出租开垦土地。
-
1750年,禁止蒙汉通婚。喇嘛达尔札即准噶尔汗位。
-
1753年,达瓦齐与阿睦尔撒纳合谋杀喇嘛达尔札,达瓦齐即汗位。杜尔伯特部台吉车凌等率众三千七百余户投清,被安置在乌里雅苏台一带。
-
1754年,内札萨克及喀尔喀咸设正副盟长董理牧务。新降杜尔伯特部悉编旗分佐领,设正副盟长,命名赛因济雅哈图盟。杜尔伯特台吉讷默库和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带领五千余户投清,设十札萨克,编旗分佐领,设正副盟长。封阿睦尔撒纳为亲王。
-
1755年,平定准噶尔,俘达瓦齐,送京师,释其罪,封亲王。阿睦尔撒纳反清,举兵攻伊犁。
-
1756年,阿睦尔撒纳逃入哈萨克。青滚杂卜反清。
-
1757年,杀青滚杂卜,诸子皆连坐。阿睦尔撒纳逃入俄境,病死。
-
1762年,杜尔伯特左右翼各设副将军一,库伦设办事大臣,满蒙各一人。
-
1767年,在科布多初建满蒙学校。
-
1771年,土尔扈特部离开伏尔加河东归,被安置在伊犁。渥巴锡汗等十三人觐见乾隆于热河。
-
1772年,渥巴锡汗请移牧珠勒都斯。
-
1774年,明安图《割圆密率捷法》成书。
-
1776年,在土默特部垦地设置朝阳县,在喀喇沁部设置平泉县。
-
1778年,库伦寺移至土剌河岸。
-
1781年,以内札萨克四十九旗例,定喀尔喀世爵。
-
1787年,停止汉人娶蒙古妇女为妻禁令。
-
1792年,内地旱灾,允许汉人往蒙古各地谋食。
-
1802年,停止派员监临蒙古会盟。
-
1803年,禁止汉人携眷属出关到蒙地开垦占牧场。制定流民耕垦蒙古土地法。
-
1806年,严禁蒙古各旗私行招垦,界内已垦佃者留之,由通判就近管理。阿拉善亲王献吉兰泰盐池。
-
1808年,谕哲里木盟禁招纳汉人垦种。
-
1810年,禁流民出关,令蒙古盟长报告已垦地亩及租地民户,禁再招人佃种。
-
1812年,吉兰泰盐池归还给阿拉善亲王,由官办改为商办。
-
1832-1837年,清廷多次下令蒙旗不许私招流民垦种,并派官驱逐已招者。
-
1836年,清廷颁令不准蒙古人用汉人名字。
-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
1841年,英军攻镇海,两广总督裕谦(蒙古族)率兵抗战,城陷,自尽殉国。
-
1853年,在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八枝箭爆发反"比丁"斗争。
-
1858年,伊克昭盟乌审旗爆发"独贵龙"运动。
-
1859年,僧格林沁率蒙古骑兵在天津大沽口大败英法侵略军。
-
1860年,僧格林沁在天津海口、通州八里桥与英法侵略军激战,所部蒙古骑兵几全军覆没。卓索图盟爆发白凌阿起义和"老头会"反封建斗争。
-
1861年,白凌阿起义军攻陷朝阳、赤峰县城。俄罗斯在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设领事馆。
-
1862年,白凌阿起义失败。
-
1863年,"老头会"在绰金太、那木萨赉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
-
1864年,梵蒂冈天主教廷指定内蒙古地区为比利时"圣母圣心会"传教区。
-
1865年,"老头会"起义失败。
-
1866年,伊克昭盟鄂托克旗爆发"独贵龙"运动。
-
1867年,白凌阿、弥勒僧格再次在建昌、朝阳一带发动武装起义。
-
1868年,白凌阿被清军杀害。
-
1869年,弥勒僧格被清军杀害,起义失败。西北回民起义军入阿拉善、伊克昭盟境内。
-
1870年,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八枝箭反"比丁"斗争首领常明被捕。回民起义军进入喀尔喀三音诺颜、土谢图汗部,攻破乌里雅苏台。
-
1871年,俄国侵占伊犁。
-
1872年,回民起义军进入乌兰察布盟。
-
1877年,升昌图厅为昌图府,设奉化、怀德、康平县。
-
1883年,梵蒂冈教廷将内蒙古中西部划为东、中、西南三个蒙古教区。
-
1898年,黄志永、胡聘之奏请开垦伊克昭、乌兰察布盟牧地,因伊克昭盟盟长反对,清廷未准。
-
1900年,义和团进入内蒙古,各地掀起反洋教运动。俄军侵占内蒙古东部,占据库伦。哲里木盟科右中旗爆发刚布、桑布领导的图胡莫起义。科尔沁右翼四旗王公"请求俄兵助剿"图胡莫起义,起义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