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由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草原文化百家论坛在北京·乾元驿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吉祥之美”为主题,围绕如何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的羊产业,及树立羊文化品牌为专题进行探讨。
中国草原文化百家论坛已成功举办十四届,成为草原文化研究领域和国际草原文化交流的重要学术平台。本届论坛以科学的态度对蒙古族羊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明晰蒙古族羊文化的传承、展示、应用、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使蒙古族羊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能够应用到具体工作中,为内蒙古羊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不少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学术观点,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关注,对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和促进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人类文化的演变过程里,羊的许多特质被抽象为意识文化的元素,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渗透到了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羊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羊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蒙古族羊文化是蒙古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内容之一,包含了饮食文化、祭祀文化、民族文化等诸多内容,具保护价值,同时也具应用价值。第十四届中国草原文化百家论坛的主题是“吉祥之美”,参加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羊文化进行了深入研讨,内容涉及蒙古族羊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利用,羊在游牧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不同民族的羊文化,羊文化与蒙古族民俗文化、祭祀文化,羊与宗教,羊与文字、诗词、民歌,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设与保护,羊产业品牌发展现状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等多个方面。
第十四届中国草原文化百家论坛在北京召开
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由内蒙古仕奇集团发起,联合热爱草原文化、立志传承草原文化的海内外有识之士共同捐赠创立,是中国第一家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公墓型专项基金会。基金会的宗旨为“梳理、保护、传承、发展”。基金会秉承继承发扬草原文化美好愿望,广泛联系海内外关心草原文化发展的从事草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从事草原文化传播工作的艺术家、文学家和新闻媒介人员以及相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人士,共同筹集草原文化保护发展专项基金,以各种形式资助草原文化公益事业,推动草原文化创新,扶持草原文化新人,促进草原文化建设和文化交流,致力于草原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展示草原文化的地缘和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