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传承.保护.发展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 繁體中文  

Loading...

新闻搜索
 
最新新闻
1   “牧区青少年草原科学
2   电影《海林都之燃情岁
3   中国·第二十二届草原
4   中共内蒙古仕奇集团委
5   电影《海林都》全国首
6   第二届阿尔山论坛闭幕
7   第二届阿尔山论坛开幕
8   2019呼伦贝尔国际
9   2019呼伦贝尔国际
10   追寻红色记忆,弘扬草
热门新闻 点击
  伊克奈尔宫开业 18907
  《传承》杂志最新联系 14557
  《传承》杂志投稿须知 13699
  呼伦贝尔大草原实景演 13543
  仕奇会所正式开业! 13539
  《传承》杂志招聘工作 12726
  呼伦贝尔举行“天骄& 12615
  蒙古族服饰 12389
  大型实景音乐剧《阿拉 11977
  原TCL巨头加盟成吉 11232
     首页 >> 企业新闻
让草原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7/13 阅读:6833次 【字体:

   

    第8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于7月9~10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40多位专家学者对草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草原文化资源与文化品牌的研发等学术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目前,草原文化论坛作为重要的品牌学术论坛,使草原文化研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并以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为内蒙古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加快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闫利霞: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会展业

  “会展业对经济的强势拉动,国际上有1:10的说法,即会展业的直接收入是1,其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收入将达到10。会展业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社会效益也是难以估计的,一个有创造性和影响力的会展活动可以提高主办城市的知名度,成为城市的名片,从而吸引更多投资,全面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在草原文化论坛上,内蒙古展览馆馆长、副研究馆员闫利霞开门见山地阐述了会展业对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她说,内蒙古草原文化以其积淀深厚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独特多姿的民族风情,令人向往的自然景观,绿色环保的特色产品,以及不断提升的服务和设施水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宾客,是发展文化会展业的重要资源。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鄂尔多斯成吉思汗国际文化节、呼伦贝尔市的冰雪节、阿拉善盟的国际胡杨生态旅游文化节、通辽市的万人赛马大会、内蒙古草原书市、满洲里中俄蒙模特大赛等文化会展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此外,昭君文化节还被国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2007年,第三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北方十省市旅游交易会等大型文化会展活动先后在首府呼和浩特举办。据统计,全年各种参会客户和观众累计达到200多万人,成交额约为上百亿元,给文艺演出、旅游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带来了客观的收入。

  张丽红:草原歌曲是草原文化的一株奇葩

  来自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丽红副教授感慨地说:“草原文化是针对一种自然生态系统而言的文化,它与长江文化、黄河文化一样,是以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地域文化。草原歌曲是在草原上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是草原文化的一株奇葩。”

  草原歌曲内容丰富,涉及草原上各民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草原歌曲在国内外具有极大的影响力、震撼力、吸引力。草原歌曲反映了各族人民的情绪、意志、愿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潜在的文化产业魅力,和极大的开发价值。

  敖敦其木格:依托草原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内其他发达省区相比仍有较明显的差距。深刻认识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草原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一条特色文化产业之路,是实现内蒙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内蒙古广播大学副教授敖敦其木格的发言一语中的。

  她说:“草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也包含很多现代元素,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目前在文化产业中对草原文化资源的内涵、特征的深度发掘仍然不足,文化产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不强。主要原因之一是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未能全面调研、认识和把握文化资源的基本特色及市场可操作性;原因之二是特色品牌意识不强,缺乏品牌影响力、社会知名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内蒙古产业文化中的特色文化产业,应该不断向草原文化资源吸取营养,充实自身的民族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文化个性和民族特色,才能从当今文化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内蒙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孙国学:以创意经济的视角开发文化旅游

  来自赤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副院长孙国学以赤峰为例,阐述了创意经济视角下的草原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研究。

  他说,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相比较,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显著的特点:一是内涵丰富。文化类型多,艺术品位高、分布服务广。二是特色鲜明。草原文化原生古朴、粗犷豪放、神秘奇特、天人和谐。三是组合性强。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有机结合,相互衬托。因此,草原文化资源是一种具有非常突出的旅游功能和巨大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创意经济是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驱动力,以创意经济的视角研究文化旅游开发,促进文化旅游与创意产业的互动融合,可以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草原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

  在谈到发展草原文化旅游的双重意义时,孙国学表示,文化旅游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草原文化旅游产业,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既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又可以促进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能够拓展文化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并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张淑梅:从草原文化资源到民族文化商品

  “草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复杂过程。当前民族文化产业还处于培育阶段,行业成熟度不够,所以,有些概念需要甄别,有些环节需要梳理,有些问题需要解决。”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张淑梅在论坛上说。

  她说,草原文化不是今天才出现在我们生活中,而是自古就有,但将其视为资源,却是当今经济发展的结果。目前,民族文化产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尚未形成,其中民族文化产业主题缺失,职责不清,重技术利用,轻资源开发,文化资源价值标准化评估研究等问题还亟待解决。

  黄晓慧:草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法律保护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黄晓慧以草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为视角,阐述了草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法律保护之间的关系。

  她说:“草原文化资源是旅游产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性资源,内蒙古旅游产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点在于如何长久地开发草原文化资源优势,保持和增进它的诱人魅力。在法律的规制下,对草原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性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是促进内蒙古旅游产业发展繁荣的重要路径。”

  最后,黄晓慧说,要保持内蒙古草原文化资源优势的可持续性,就必须严格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草原文化资源,而所有这一切都应在法律的规制下进行,现代化法制理念也必将为草原文化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张国: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的在读博士张国在论坛上感慨地说:“当前,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同发达的省份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内蒙古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05%,远低于全国2.5%的平均水平。目前,内蒙古文化企业法人单位数量、资产拥有量、从业人员数量和年营业收入仅占全国的1.01%、0.42%、1.01%和0.49%,处于全国的第26位、27位、24位和24位,有规模、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企业寥寥无几。”他说,要从根本上扭转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这种不利局面,顺利地实现跨越式发展,就需要全面审视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第一,要做好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第二,要处理好产业内部新型部分与传统部分的关系问题。第三,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地方特色要彰显。第四,要做好培育本地大型文化创意企业的工作。第五,要以高校为依托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第六,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此外,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个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够成为内蒙古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对这种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力度也应当进一步加大。

  王海荣:做好草原文化传承

  在草原文化节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上,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海荣以民间叙事文学英雄题材作品为例,阐述了当代草原文化传承方式的研究。

  她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英雄崇拜是草原文化较典型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它具有尊崇祖先、崇拜英雄、崇尚智慧力量、关爱生命、和谐自然等丰富的内涵。这些精神特质在传统草原文化中常常以民间叙事文学作为传播平台来展示。民间叙事文学英雄题材作为草原文化精神特质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草原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杰出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它蕴含着草原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文化意识和艺术想象力,是维护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重要依托。

  目前,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科技、信息等现代社会要素的扩张,民间叙事文学等传统载体和传播方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人们对它们的认同和保护意识也在逐渐淡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正在失去原有的生存土壤和社会、文化环境。例如,作为重要交通工具的马,正在被现代交通工具所取代,它所承载的马文化渐行渐远。还有蒙古包文化、草原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庆文化等等,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对此,王海荣提出了3点建议:要通过保护草原文化优秀的文化遗产来传承草原文化;要通过转变传播方式和手段来传承草原文化;要通过强化资源的转化能力来传承草原文化。

 


  • 上一条新闻: 《传承》杂志最新联系方式

  • 下一条新闻: 蒙古族音乐剧《阿拉腾陶来》在保利剧院首演
  • 返回上级新闻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2011-2016  内蒙古仕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www.shiqi.group
    垂询热线:0471-5920594 技术支持:0471-5920480
    公司地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水上北街8号 蒙ICP备2000197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45号